第133章 崔遥当值的烦恼243(2 / 2)

  皇后和元文太子只能派人追送给大公主多些物件儿。

  因着大公主和亲一事,元文太子颇受打击,之后病情反复,不得已去庙里养了一载才缓和些。

  待元文太子回宫,彼时大皇孙出生。

  谁能想到元文太子和二皇子先后成婚,一载后,元文太子仍是一人,而二皇子已经有子。

  其他皇子陆续成婚生子,嘉帝一直劝元文太子另择太子妃,元文太子心中烦闷,故意离京办事。意外在中州遇见孟氏,也就有了后面之事。

  这也是为何大皇孙年长虞蕴好几岁的缘故。

  小郡王想到蕴哥儿的曲折经历,设想道:“如果当初中州没有水患,蕴儿被接回皇宫,或许元文太子也不会死。”

  杜长兰晃了晃手中的杯盏,清亮的茶汤泛起圈圈涟漪,倒映的人影也跟着散了。

  如果蕴哥儿母子被顺利接回皇宫,元文太子或许能多撑些年岁,嘉帝传位于他,元文太子登基后或许能救回妹妹,得一个圆满结局。

  然现实总是不如人意。

  孟氏病死他乡,蕴儿流落民间,元文太子与皇后先后薨了,大公主身困西戎,辉煌的国丈府退居人后……

  车停,水止。

  他们到家了,杜长兰掀开帘子下车。小郡王理直气壮在院里吃了晚饭才离开。

  饭后崔遥没有立刻离去,而是不好意思的挠挠脸:“长兰,文英,有件事你们帮我拿个主意。”

  杜长兰瞥了一眼小厨房里忙活的辛家人,他道:“去书房说。”

  合上书房门,崔遥开口道:“上京南面儿下的一个县里的桥塌了,还损了路面,我仔细估量过工程经费,原是上报的,但被打了回来。上峰说我有些地方估量错了。”

  杜长兰和陆文英对视一眼,崔遥随手捻了一块墨条慢慢磨着:“我其实有些明白上峰的意思,他想让我将经费预估充裕些。”虽然换了个文雅的说辞,但崔遥还是感觉面上烫得慌。

  墨条划过砚台,发出细腻的响声,为崔遥伴奏:“上峰还说冬日天寒,司里的同僚上有老下有小,十分不易。”

  杜长兰问他:“你是如何想的?”

  崔遥顿住,他低下头去:“若是多预估一点儿也就罢了,可上峰是想让我在原有经费上再多预估一半。”

  这可就贪多了。不但容易叫人看出端倪,且事发后崔遥首当其冲。

  陆文英与崔遥讲明利害关系,崔遥也是听的,只是他有自己的顾虑:“我若不应,上峰针对我怎么办?”

  杜长兰在书案后落座,点点桌面,示意崔遥继续研磨。他取笔写下清吏司的郎中和员外郎名姓。<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天作之合 科举文&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