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金蝉脱壳(1 / 2)

  杜蕴缩了缩脖子,后面的日子太美好,他心思都系在他爹身上,早把这事抛至脑后了。

  “哎呀,如今亲也认了。那玉佩便不重要了。”小少年试图辩解。

  杜长兰不接茬,他算是明白了,臭小子聪明是聪明,但有时候这聪明没用在正途上。因此能叫人气吐血。

  他稳了稳心绪,开始抽丝剥茧。

  孟氏不过富商之女,且双亲早亡,长成后被叔叔谋前程,送去贵人榻上。

  而接触元文太子必得是中州官员。之后元文太子为孟氏撑腰,惩治孟氏的叔叔一家,当地官员也必然知情。

  种种迹象表明,元文太子心中属意孟氏,更别说孟氏还为其生下一子。

  蕴者,蓄藏,深奥之意也。

  可见元文太子对孩子的期望和喜爱。

  纵使元文太子公事繁忙,不能长驻中州,但必然也派人好生照料孟氏母子才是。再不济中州当地官员巴结储君,也会厚待孟氏母子。

  水患固然可怖,但也不至于将中州悉数淹没。当地官员难道不派人寻找孟氏母子?

  从孟氏给儿子留玉佩信物来看,她应该也知晓元文太子的身份,既如此,孟氏为何不带儿子投官?

  太多的反常必然有原因。

  杜蕴听着他爹的分析一愣一愣的,当年的事情是、是这样的吗?!

  杜长兰双指点着儿子的心口,问道:“当年你同你娘逃难时,可有躲躲闪闪?”

  杜蕴张了张嘴,又闭上。

  他一直待在他娘怀里,他并不能分清他娘是在躲其他不怀好意的流民还是旁的?

  小少年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问:“爹猜到什么了?”

  杜长兰心中沉重,他对上小少年明亮的眼睛,想到往后小少年身居皇宫,心里多些警惕也是好的。

  杜长兰道出自己猜测:“爹在想,你娘的种种反常,会不会是有人在追杀你们母子。”

  元文太子虽是体弱,但颇有才学,很受朝中大臣拥护,只是身体原因受人诟病。

  若他携子嗣回朝,必能振奋人心,或许也能令元文太子多撑些年岁,届时幼子长成,皇位顺利过渡。

  可是一场水患,孟氏母子生死不明,元文太子受不住激,一命呜呼。

  至此,储君之位空悬。

  杜蕴茫然的睁着眼,一时有些难以消受。他明白他爹的未尽之语。

  储君之位空悬,谁得利?

  换句话说,伤害他们母子的凶手,或许是与他们有血缘联系的“亲人”。

  适时一阵夜风撩过,吹的窗户发出吱呀响动,将杜蕴惊了个哆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