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乡试·六(2 / 2)

  “听闻是二十有二。”

  长脸男又问:“杜秀才那个儿子,你们猜又是年岁几何?”

  众人七嘴八舌:“估摸着五六岁罢?”

  “或是三四岁?”

  长脸男摆手:“错, 全错, 你们都说错了!!”

  他矜持的昂首,睨了众人一眼, 在众人催促中才不紧不慢道:“杜秀才的儿子, 今岁十岁。”

  “什么?!!”众人大惊,“这岂不是说杜秀才十二岁就……”

  长脸男正等着大伙一起批判杜长兰, 谁知众人重点偏。

  “嘶,话说男子不是十三才那什..........”

  “我从未听闻十一二的年纪就可以那什么.......”

  一时间“那什么”三个字高频率出现,听的长脸男心梗。

  众人说的隐晦, 一个个挤眉弄眼,心照不宣的模样,气的长脸男跳脚,直呼:“杜长兰分明是有辱斯文!”

  “杜相公辱什么斯文了?”旁人嗤道。

  虽然杜长兰行房行的早,但又非国孝家孝期间有子, 如今杜长兰把儿子带出来走动,可见那孩子也非私生子, 大众顶多念叨一句杜长兰太早知人事,但这也并非什么错处。

  不过……

  “算算杜家父子年纪,杜秀才还真是天赋异禀,往后定然是儿孙满堂。”有人止不住羡慕。

  长脸男:………

  这些流言风雨被隔绝在府衙外,一众主考官,副考官们日以继夜的阅卷。

  “咦,这篇诗文有些意思。”一名考官捋了捋胡须,神情很是满意。

  那道泛舟水上的诗赋题,看够了一水考生写景的,考官们都有些麻木了。更离谱的还有人写泛舟水上,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你既然不问世事,你还来考什么科举啊!!

  咋滴,你想学两晋官员尸位素餐,还是暗示当今昏聩,朝堂如两晋荒唐?

  如此‘隐士’,朝堂哪敢录用!另谋高就罢!

  考官越看越觉得这篇诗文好,呼唤同僚一同看,点评道:“此子诗文,虽无华美之词,但言语厚朴,可陈心意。”

  主考官将诗作看完,眉眼舒展,“看来还是有读书人不止拘泥功名利禄,也有心怀大义之辈。”

  此评不可谓不高。其他考官对视一眼,继续看后续文章,见其策论答之有物,原本的三分好感暴涨至七分,还在缓慢攀升。

  末了,一位考官由衷道: “此子文章锦绣,持之有故,诸位大人,依在下看,这份答卷可进一甲。”

  主考官未语,但他将这份答卷扣下,留而不放。

  众人心领神会。

  这位考生必在前名,但具体哪个位置不好说。

<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天作之合 科举文&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