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善与人交杜长兰(1 / 2)

  严奉若若有所思。

  杜蕴挠了挠小脸,这题超纲了,放弃。

  杜长兰问:“一府一郡人口远胜一县。灾后官府拿不出足够粮食,此时粮商坐地起价当如何?”

  “他们敢!”李道琦恨恨道:“杀一儆百。”

  杜长兰不置可否。

  严奉若摇摇头:“不成,治标不治本。商人惊惧奔逃,没有商人,口粮布匹等物就会断供。”

  普通百姓出行需要路引,纵使官府放行。普通百姓哪里寻货源,一路颠簸又如何克服?所费人力物力大多了。

  他仔细思索,一盏茶后有了思路:“若是我为主政,先高价收购粮食,且大肆宣扬。让邻郡邻城皆知此事,商人嗅利而来,官府再无偿赈灾。”

  杜长兰笑眯眯道:“此时粮价必然回落,因为外地商人将粮食运回,亏损更多,只能低价抛售。倒闭本地粮商。”

  李道琦和杜蕴听得一愣一愣的。

  严奉若双眸含笑,杜长兰问:“随后呢?”

  “随后?”严奉若微讶,又垂下眉眼。

  杜长兰道:“无妨,今日不论你说了什么,我们都会烂在肚子里。”

  严奉若道:“《周礼·地官司徒》第五第六,舍禁,去几。”

  通俗说,舍禁指放开山泽禁止,鼓励百姓进山打猎寻生机。去几是指停收关税。

  顿了顿,严奉若眼睫颤了颤,似是羞于启齿,还是道:“若主政带头行乐,大肆庆娱,大兴土木,自然更好。”

  李道琦都懵了,差点脱口一句,若哥可是癔症乎?

  这话传出去,定要叫人口诛笔伐,恨欲杀之。

  百姓刚刚脱难,竟敢大兴娱乐。不将百姓苦难当回事。

  然而身边却响起一阵热烈掌声,杜长兰上前捧住严奉若的手,眼中一股激荡的情绪翻涌。

  “奉若兄,你…我…,人说高山流水遇知音。奉若兄——”

  李道琦急了,上前拉住杜长兰:“你在说什么。”

  杜长兰带着严奉若坐下,眼睛像两个大灯泡,一眨不眨的望着严奉若。

  他这才向李道琦和小孩儿解释:“洪灾之后百姓困苦,若此时提倡节俭,富人拘于方寸,金银又如何流向下层?只会贫者更贫,贫久生乱。”

  这是历史上真实事件,出自明代冯梦龙所著《智囊》,当初杜长兰看到这里,还同友人打趣,说这位范大人把经济学玩明白了。

  但杜长兰没想到,有朝一日,在陌生的朝代会有一名年轻人同范大人的思想高度融洽。

  或许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个法子,只是想到的人做不了,不能做,不敢做。

  后人看前人,惊叹前人智慧。但代入其中,才知惊叹的少了。

  前人所处的时代,注定他所在风口浪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