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红楼潜龙在渊98 ……(2 / 2)

  见她完全不接招,皇帝面色一沉,转而看向刑部左大人和李大人。

  自从破获科举舞弊案,两人都升官了,左大人成为了刑部尚书,而李大人接替成为左侍郎,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刑部还有一位右侍郎,去地方上查一桩贪污案,因牵连甚广,半年内都未必回的来。

  而刑部侍郎的位置,一定要找一位有能力的官员担任,除了他们三位,其余刑部官员,在破案上都少了一丝天赋,因此李大人天时地利人和,直接成了刑部二把手。

  想了想,皇帝还是不愿意放弃,“左大人,此事交给你负责,查验清楚,我要知道谁在琼林宴上搞事。”

  左大人面色一僵,知道这件事自己推脱不了,干脆利落接下,不过他还机灵的补上一句,“敢问皇上,陆才成可要彻查?”

  皇帝额头跳了跳,查当然是要查的,但他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下旨,这样一旦查出点什么,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他希望的是,把事情拿到朝堂上去,先让大臣们争论个几轮,一些人认为要彻查,一些人提出反对,不能为了藏头露尾,捕风捉影的事就大动干戈。

  何况陆才成还是在外的守将,仅仅因为一首打油诗,皇帝就不信任他,这会让武将们心有戚戚。

  毕竟任谁在边关守着城,朝中有人想要污蔑陷害他们,而皇帝听到一些小道消息,立刻下令彻查。

  这是重大信任危机,皇帝和朝臣打从心底忌惮他们,因此一点风吹草动就要大动干戈,把人从头查到脚。

  自古不受皇帝信任的将军,都不会有一个好下场。

  因此如果此时贸然因为一首不知名人物写的打油诗,就对陆才成采取措施,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会让将领们心慌。

  但也不能不查,毕竟作为守将,传出和鞑靼勾结的风声,实在太严重,不查万一将领们有样学样怎么办?

  因此这中间门的度该如何把握,可以吵上好几天,这就给了陆才成时间门。

  琼林宴上发生的事,消息一定会泄露出去,而陆家和陆才成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消灭证据,到时候还能查到什么?

  要说得知陆才成可能帮三皇子反了自己,皇帝生气不生气?

  他自然是气的,对于三皇子也没了好脸色,但陆才成可是掌握着大同城,京城的门户之一。

  如此重要的位置,是皇帝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自然不愿意被太上皇抢回去。

  因此他打着拖延的主意,先让陆才成自救,等这件事平安度过,他再考虑换人不迟。

  想法很美好,可太上皇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呢,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