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自由奢华的汴梁945(1 / 2)

  平民姑娘,很多时候都是被忽视的存在,文学作品里面不会有,甚至被提及都不可能,就更没人对她们指指点点,要求这个要求那个。

  只要那些文人不唧唧歪歪,弄一大堆规矩,平民家庭还是务实为主,会让家里的女儿参与劳动。

  有那疼爱女儿的,甚至会送她们去学一门手艺,比如刺绣,比如纺织,等到她们长大出嫁,也有了能赚钱的营生,不仅能嫁的更好,还能受到夫家的尊重。

  所以只要苏叶肯开价,有的是人愿意赚这一份钱,反正这又不是坏事,指不定还会因此把她们的美名传出来,让未来丈夫婆婆看到她们呢?

  再次强调,宋人爱美人,因此这时候的婆婆也愿意娶个好看的儿媳妇。

  不为别的,要是儿媳妇好看,生出漂亮孙子孙女的概率都大点。

  而在宋朝,好看的人是真的有优势的,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科举,如果你足够好看,即便才华比不过其他人,可容易被官家看见,放在身边当翰林学士。

  探花是怎么来的?难道个个都有全国第三的才华?

  不是吧,估计他们是那一届举子中长相最好看的,不然都对不起探花的美名。

  普通人当然够不上科举的标准,可在底层,也有通过长相获得好处的例子。

  比如那些出名的大型酒楼,除了一些关系户,招得伙计就是年轻好看的小伙子。

  这些店里的伙计,薪水可是其他伙计的两三倍,这不就是现实版相貌带来的好处?

  再比如,如果两个孩子上私塾,夫子的名额有限,只能再教一个学生了。

  这两人都只是普通水平的孩童,并没有一个天资聪颖,一个天生愚钝,且两人都是活泼可爱的,那夫子自然而然会选择长相更好的那个。

  因为长相好明显更有前途。

  别以为这年头上私塾和后世一样,有钱就可以上。

  其实不是的,有钱你还得有人脉,有机会。

  所谓私塾,就是那些秀才举人开办的私人学院,因为夫子仅他一人,再多不过父子或者师徒几人。

  因此他们能教的学生人数极其有限,而这些夫子的水平,也有个高低之分。

  好的夫子,他的私塾是很难进的,你得找关系,交高束脩,要孩子不是特外聪明,就可能被别的更有社会地位的人抢走机会。

  所以名额相当有限,你上了,其他人就得落选。

  而长相是从除了社会地位,高束脩,聪慧外一大杀器。

  看着孩子长相可爱,夫子都会更偏爱一些,因为长大后,他要是不长残,在文人圈子里会更有出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