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量子全息模拟对抗47(1 / 2)

技术改造派围绕着双方已知的新武器和军事力量,为了测试和评估自己的军事实力,利用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世界上最大的地面天文台的超级量子计算机,搭建了一个巨大虚拟战场,进行了一次军事演练与兵棋推演的量子模拟计算。这场战役既是对两派各自尖端武器效能的极限测试和评估,也是对两派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预演和积累数据。

在量子模拟战场,永生派与改造派,两大尖端科技力量在这片虚拟战场上斗智斗勇,展现各自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战略智慧。

演习的序曲在量子全息世界中的黎明中拉开序幕,象征着新时代军事技术结晶的航母编队在广阔的海洋上巍然挺立,宛如一座浮动的钢铁城堡。永生派的总指挥官“赤霄”,作为红军攻击方开始了精细的战术布置。

3艘航空母舰,8艘防空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12艘反潜护卫舰,6艘攻击型核潜艇,3艘后勤补给舰组成攻击编队,3艘航母编队采用灵活的队形结构,以便更好地发挥航母空中力量优势并确保整体防御。阵型包括外围防御圈、核心航母防护圈和动态调整的分层防御体系。外围舰艇分散部署,形成广域搜索和拦截网络,同时航母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既可独立作战又可集中力量进行联合作战。这种编队形式旨在实现最大化的作战能力和生存性,在应对高强度冲突时具有极强的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

“1号航母编队舰载机队请注意,我是总指挥官赤霄,我命令你舰所属‘鹰眼’预警机及其僚机即刻离舰升空,按照预定计划,以最快速度占领预定作战区的高空位置,确保实时监测系统的全面运行,紧密配合地面防空网络,构建无缝隙的情报监控网。”赤霄的话语掷地有声。

接到指令的航母甲板上,鹰眼预警机与僚机在繁忙有序的调度中依次进入跑道被电磁弹射轨道高速推动,疾速腾空而起,向着远方的天空挺进。仅仅数分钟后,耳机内便传来清晰有力的报告:“赤霄,赤霄,鹰眼预警机组,已成功抵达指定高度和位置,我们的监测系统一切正常,数据链路畅通,正密切监视周边空域,待命,完毕。”

随后,赤霄的目光转向了海平面发布了第二道关键指令:“2号航母编队立即出动3架‘鸣鸟号’电子攻击机,舰载飞行梯队的6架第七代隐身战机作为僚机随同升空。务必保持高度隐蔽性和灵活性,采用高低搭配、远近交错的方式同步升空,潜入A区,实施全方位敌情侦察,进行详细敌情侦察,并在第一时间反馈侦察结果。”

航母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迅速完成了一轮紧张有序的战机调度。“鸣鸟号”电子攻击机与隐身战机组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起飞前的最后检查与加油挂弹作业,然后如猎豹捕食般迅猛出击,消失在天际线。融入了蔚蓝色的苍穹。伴随着引擎的轰鸣,敌我识别雷达屏幕上代表“鸣鸟”机队的光点快速接近目标区域。很快,来自“鸣鸟”机队的确认消息传回:“赤霄,这里是‘鸣鸟’电子攻击机群,已成功穿越预设航路并顺利抵达A区,现正处于潜伏待命状态,电子战模块已开启,可随时发起干扰或压制行动。僚机群亦已到位,正在按照既定路线进行侦察,暂未发现异常,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完毕。”

赤霄的脑海中已绘制出一幅细致的三维战术地图,他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动作,正如一位杰出的棋手审视棋盘,策划着即将发动的连环攻势。他深知,这次高科技联合军演不仅是对现有装备性能的检验,更是对未来战争模式的前瞻性实践。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中,每一次精准的走位、每一次适时的打击、每一次情报的获取都将直接影响到战役的走向与结局。

接下来赤霄继续指挥着4支飞行大队的空中力量进行纵横捭阖,命令各作战战斗单元依照行动预案展开多维度协同走位至预定地点,最后无人机集群密密麻麻的悄然升空,电磁脉冲武器系统启动,组成的综合打击平台在最佳射程与角度,蓄势待发。

赤霄深知,成功的开局对于整个演习乃至真实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赤霄的战术布局并未止步于空中力量的运用。他充分利用航母编队的立体化作战优势,下令3号航空母舰的水面舰艇分队机动布阵,形成一道动态防线,随时准备支援空中部队或独立执行突袭任务。潜艇部队则悄无声息地深入海底,借助先进的水下探测设备监听任何可疑信号,严防敌方潜艇的渗透。

陆基支援方面,赤霄还协调了卫星资源,在更广阔区域内开展地毯式搜索,及时更新战场态势图,为决策提供最新情报。此外,为了确保己方通信与电子系统的安全,地面电磁脉冲防御系统全面启动,编织出一张坚固的电磁防护网。

在赤霄精心安排的一系列战术行动中,从空中到水面再到水下,各个作战单元紧密联动,形成了一场集战术、技术和策略空天地一体的精彩实战战斗布局。这不仅是一次对高科技装备性能的全面考核,更是对未来战争形态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前瞻实践。在变幻莫测的高科技战场上,每一个细微的战术走位、每一项即时的情报获取、每一次精准的火力打击,都有可能转化为己方决定性的优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