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芒种240(1 / 2)

  “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

  所以芒种这一波种植就是今年最后一次了,往后就只有好好伺候庄稼等收获了。

  这些田地一整年还真没怎么空置,就冬季能停歇几个月。

  老百姓一年到头全在地头打转忙乎了,可收成真的不多,交了税收后家家户户又得勒住裤腰带。

  裴玉对农事也差不多熟悉了,芒种的事应付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他们家的田地今年都雇人了,家里不用怎么出力气,年头他们又找了族里一户人家帮种,价钱和有福兄弟俩一样。

  和族里关系好了,这找人就方便很多,族长那边直接给打理的,实在的族人,一点都不用怕找错人。

  而且嫡支的族人大多是实干的,偷奸耍滑的也有个别,但会占族人便宜的真没有。

  等芒种收获完,村里开始举行祭祀活动了。

  其实也不是多大的活动,就是家家户户用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祭祀祖宗神佛,祈求今年五谷丰登、一家平安。

  这种习俗裴玉是第一次过,好奇心有了,干活就有动力了。

  有原主的记忆又有吴氏这个好帮手在,一蒸笼的发包很快就做好了。

  发包不大,就半个巴掌大小,一看还挺小巧别致的。

  裴玉装了一些出来,让宋明理带着顾承安去亲族给送发包,其实就是互相送,图个热闹。

  果不其然,两孩子每次回来都带回不少发包,每家每户做的样式都一样,只是大小有差异,精巧程度也有差别。

  周氏做的最精巧,一个个好看的紧,裴玉都不舍得吃了,心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跟周氏学学捏面团的功夫,比她前世见过的面点还好呢!

  祭祀完村民们就开始种苗了,田地里的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

  这会子村里都没人种蘑菇了,没种子不说,天气越来越热了,种植条件也不好,人工种植做不到前世那种精细程度,加上村民也没多少经验,还在摸索阶段自然难种。

  宋家这边也没种蘑菇了,木筐里的泥土都倒出来了。

  蘑菇种植说起来就那样,但真动手也难,主要器具不齐全,这里的人种植什么都全靠手感和经验,确实难。

  不过山地上的地瓜藤倒是长的极好,葱葱郁郁的宋明孝已经剪了地瓜藤又种了一波。

  村里不少人也种第二波地瓜了,看到地瓜长势好,村民们都开心的很,这几日都能听到村民对宋家的称赞多了。

  裴玉不大记得种植时间,也没阻止宋明孝倒腾,她觉得这时候种应该是差不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