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梁家194(1 / 2)

  所以古代学艺是真的难,不仅是拜师难,银钱也负担不起的。

  普通乡下人家,一年种地的总收入也就十两左右,不吃不喝就这么多,哪里有银钱拿来给你拜师学艺呢?

  学艺花费大,这是常识,但宋家当时没人反对,连多问一句的都没有。

  不仅仅是因为夫妻两的威严压着,也是宋家兄弟几个和睦,为了兄弟的前途,舍得花钱,没有人眼皮子浅的计较。

  别看宋老大一天天计算家用,怕这花钱怕那花钱的,可真到刀刃上的时候没有不舍得。

  当初给王念娣看病的时候,宋明孝就什么也没说,也没有不满,反而一直担心弟弟的将来,怕弟弟被拖累了。

  就连吴氏,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是没表现不满的。那段时间还很照顾王念娣,明明她那时候还大着肚子,月份都大了,可愣是没跟裴玉抱怨过一句。

  这要是在村里别人家,早就骂鸡打狗,鸡飞狗跳的了,能唱大戏的那种。

  大房夫妻这点让宋恒和裴玉很满意,有大局观,懂情分,这样的长子长媳才当得起一个家。

  一家子走了两条街,到西街巷子才到,梁家是一户二进院,临街的那面做了店面,去院大门还要拐道进去。

  裴玉看了一圈,梁家这家底看着也不差的,可偏偏为了给孙子治病,连祖传技法都愿意拿出来教?

  心里默默摇摇头,裴玉觉得八成是忽悠,毕竟手艺在人家手里,人家教什么就是什么。祖传技法哪里真的能拿出来。

  现在看来这梁家当初就是打着幌子招徒,没真的想传真本事。这样看来,那梁师傅后头反悔,只收一半的银钱并不是人实诚,而是没必要为了点银钱毁了名誉。

  毕竟他家孙子的病情已经好转,不需要冒险了。

  心里有了猜测,裴玉这忐忑就少了些,人家不是真心收徒的,她也不用把人当真师父看,不过两家的一笔交易罢了。

  还好,这梁家家底想来一般,要是家底好的,老二在这怕是要受委屈。

  宋老大敲的门,很快就有妇人应声了,“来啦!来啦!”

  梁赵氏正在院里洗衣服,走动时边擦着手上的水,开门见到人,眉头一挑:“唉?哦,宋家的吧?”

  宋明孝认得人,是梁家的大房媳妇:“哎,嫂子好记性,我和爹娘今儿来看看我弟,我娘特地给梁师傅准备了点见面礼。”

  场面话宋明孝说的溜,一点没卡壳张嘴就来。不仅是作为长子接触的多,还因为吴氏。

  吴氏是个交际能手,经常跟宋明孝扒拉这些,吴氏说的明白清楚,人际交往里的花花道道说的绘声绘色的,听多了,能融会贯通。

  梁赵氏是个会做脸的,本就笑着的,这下眉眼都带笑了:“哎,快进来,芳芳呀,快去后边叫你爷和宋小哥,就说宋家来人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