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开考183(1 / 2)

  宋明智倒是得收着,才十岁,不能太突出了,宋恒对他的要求是“堪堪过关”。

  这可难倒状元郎了,别人想着怎么写才能考的更好,他则想着怎么写才不会太好。

  因此写试帖诗的时候还挺费脑子,少年的神色思考纠结的很真实,县令原本看到小少年很意外,这个年纪的考生可不多见。

  但看了几次就没在意了,考生名单他看过了,父子三人进场,这十岁的孩子八成是来陪考的,这在有家底的人家不算什么,有机会都会让孩子试考。

  第一场收卷后休息了一炷香,铜锣再响,第二场开考了。

  第二场为初复: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

  这就比较考验笔力了,写的好不好不仅看内容,还看角度和描写手法。

  宋明孝对这些也熟练,往常爹罚他最多的就是写这些了,写不好会完蛋的。他写的文章不说多出彩吧,但肯定是经过千磨百炼的。

  而且这考题,嘿,没有爹最近出的难!

  最重要的是,他都写过,还不止一次!

  第二场结束,休息时间两炷香,官差发午餐了。一碗热水,一碗碎馍馍。

  在院子里吹风,冻了大半天,虽然不至于冻僵吧,但也冷飕飕的够呛,这一碗热水下肚,考生们都精神了不少。

  喝完的还有提着热水壶的官差给加热水,但大多数考生没敢多喝,因为上茅房耽误功夫,也麻烦。被盯着如厕可还行?

  休息结束的考生们,在接到第三张卷子的时候都舒缓了不少,精神明显恢复了一些。

  第三场为再复: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默写题目指定篇章百字以上;

  三场结束,已是傍晚十分,第三场收卷。

  主考官和监考官带着卷子先行离场。随后院门打开,考生可以离场了。

  (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作者有参考古代,但也删改了不少,千万别考古较真哈。)

  县试结束,次日会发布榜单,公布成绩。县试的考程是最快的,出成绩也最快。

  考完宋恒就带着两儿子回客栈休整了,最紧要的是先来碗姜汤。在院子里冻了一天,中午还没吃饱,也没有足够的热食。不先灌碗姜汤祛寒,保不齐明儿就得上医馆。

  宋明孝一考完人就轻松了,立马恢复了常态,什么事情都办的清楚,再也不懵了,长子的风度回来了。

  倒不是说他有信心考中,只是心里有底了,哪怕这次没考上,下次他也有信心能考上。

  宋明智看着轻松的大哥,默默叹气,他怕自己考好,又怕自己没考好,真是比上辈子全力以赴还煎熬。

  宋明孝打了热水回来,就看到弟弟唉声叹气的。

  立马过去摸头安慰:“四弟,这次没考好没事,你还小,就当作是陪考试试。大哥也没信心能考上呢,这回,估计就爹能考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