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炼石炉在哪31(1 / 2)

站在这儿,既可以看到灵峰和女娲峰之间财神沟的方向,也可以看到女娲峰和龙虎山之间玉带河的方向。

这里正对着女娲峰的正面,对女娲峰形神兼备的造型,可以进行直接的观察。

这是西面山峰上突出出来的一部分,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山势奇观。

女娲的鼻子向外突出,下巴微微上翘,脸部轮廓清晰可辨。胸前长着一棵树,像胸花一样别致好看。

她高高挽起的发髻后边,背着一个小小的背篓。背篓里背着的是她正处在哺乳期的孩子。

头顶上一把保护伞,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为女娲遮风挡雨。

女娲脸部的表情,既和蔼可亲又端庄肃穆。任凭世间岁月的风雨侵蚀,屹立千年,守望着这片群峰环绕的灵圣之地。

财神沟的尽头是绝壁,玉带河向灵山深处延伸的很远。

女娲在这儿生活数千年,每一个地方都有女娲留过的足迹。

从最初的原始山洞穴居,到后来的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女娲寒来暑往、历经风霜,她在这片洪荒不毛之地,开闯了人类文明的先河。

回想人文之初,女娲一个人是孤单的,这世间没有一点烟火气。

整个灵山地区一片荒凉,有可能野兽横行,鬼怪猖獗,山河崩摧,沟陷地裂。

那时日升月落的自然现象,有可能和现在是一样,星辰会遍布整个天空。

女娲的诞生,让这个世界出现了一点生命的亮光。他遇到的第一个男人是伏羲。

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产生爱情。他俩经常约会在一个叫桑中的地方,采桑养蚕,稼穑耕织。

他俩的结合,孕育了后代的生命,从此开始了人类的繁衍生殖。

生命先是在灵山区域开枝散叶,后来蔓延到整个大地上。

单靠自己的生育完全不能达到人类迅速壮大的目的,女娲想出了一个办法:捏土造人。

灵山的土壤灵性十足,是适合造人的优质材料。

女娲把和好的泥土捏成人的形状,头是头,躯干是躯干,四肢是四肢。

女娲施法让这些泥土都活了起来,让他们在大地上行走,做各种事情,让人间的烟火气日渐兴盛。

女娲捏的时候认真,捏出来的人就长相端正,四肢健全。

后来她觉得这个方法太慢,想加快人类生成的速度,就从沟边的柳树上折下了一根枝条,用枝条沾上泥巴一甩,就甩出了许多小人。

当然用柳枝甩出来的小人,不是每一个都是健全的。有的头上有一块伤疤,有的少一只耳朵,有的胳膊是伤残的,有的成了瘸子。

这就造成了世上残疾人的存在,给人类的正常生存造成了困扰。这是女娲始料不及的。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捏土造人的时候,由于当时的气候和时间不同,造成了人的性格和品质各不相同。

有的人个性强一些,有的人个性弱一些,有的人善良一些,有的人则相当凶恶......

有了人类就需要有生存资源,以维持人类正常的发展繁衍。

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强者总想占有更多的资源,弱者占有的资源相对很少,甚至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