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敏而好学时时问,善以求知日日新(1 / 2)

“居士,学生有未解的疑问”

充满童稚的声线,懵懂单纯的脸和沉静的眼。

九岁的铁衣拥有着一个孩子本该拥有的灵动,同时拥有着求学者的渴望。

百里蹇早就发现铁衣来了,单手支在窗边好整以暇的盯着铁衣。

小孩子忘性大,就是之前同行时铁衣和鸟都百里蹇都没有多熟悉。

相比平时,铁衣软乎乎的脸上稍带局促。

周游并不觉得铁衣的打扰有不妥,能主动问老师问题是很勇敢好学的人。

青年的大手挥了挥,坐在椅子上,一手拿起胎毛笔一手置在下巴上,饶有兴趣的看着铁衣“来”

铁衣抿抿嘴,快而稳的走过去,眼神毫不犹疑,书简在腰侧用手臂夹着,步伐迅速。

这孩子很有分寸,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和周游撒娇放肆什么时候要端庄郑重。

“居士”

轻轻点头示意,双手行礼。

周游嘴边扬起一抹弧度,笔背敲敲他的书简“对书中的内容有什么问题,不要拘谨”

铁衣小眉头皱皱,一边摊开书简一遍歪头疑惑“居士您看,喜时不诺,哀时不语,怒时不争这一句。我认为有问题,喜时不诺是怕违背诺言,哀时不语是要控制好情绪,怒时争难免要失了分寸。既是如此,贫苦百姓不敢争闹,不敢诺言,不敢言语,于是上不闻下苦,闻苦也不见苦,日日受苦才成一事无成者,喜怒哀乐之时究竟要如何做才能不失去?”

铁衣的小手贴在桌子上,不明白当下百姓的痛苦是否也和这句话有关呢。

周游眉峰微动,将胎毛笔放下,指尖在这句话上打了个圈。

慢悠悠张嘴“铁衣,遇事莫心急气燥,浮躁最是不好。你所理解的太钻牛角尖,前面是对的,成大事者情不外露,矜持不苟,不忘初心。然而当今局势是上不治而下必乱所为的,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并不是叫你伪善,而是要你时刻有不畏惧的实力。怒时不争并非百姓受苦的缘由,身为君子,无论性格如何都得有面对不公时发言的勇气,可内敛不可懦弱,可坐论道亦能起争辩”

铁衣面色有些复杂,他的阅历尚浅但学识渊博,难免会有拎不清的时候。

捋捋纷乱的情绪,铁衣还是有些不明白,看看周游的脸,垂下眸子去思考。

“为何要你有起而论之的勇气和不低头的实力,只因百姓之困局当然也于他们自身有关,当百姓不敢争论时,你要有为天下张口的学识!纵有权贵不可理喻,纵使他们要说苦瓜是甜的,那便不要理会,别再争辩浪费心神。若他们掀不起风浪,那便毫无争论之必要,若他们要为祸百姓,那便出手阻之!只有当你有了可以出手的实力时,争论才有资格,为生民立志者必要精通此道”

周游抬起小孩的下巴,漫不经心的抬起眼皮,眼神略带审视的看着他。

铁衣不由得咽咽口水,这几句话太直接了,他还没有经历过那些事,却忽然意识到自己肩上扛着的是什么。

“没错,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世上之事脱不开一个利字,你是神童,但不能只是神童,你要先成长起来,否则就永远被人轻视”

铁衣循声望去,是那个桃花眼的独臂大哥哥,他还是那样气势凌人。

鸟都松开抱着手臂的双手,胳膊撞撞百里蹇“别那么凶嘛,在经历过之前,他们当然以为他们懂得那些道理”

男人金色的眼珠在室内暗暗灰灰的,透着摄人的意味。

铁衣没有被吓到,而是抬头与鸟都对视“居士,是学生固执了,虽然此时我并不通透这些道理,但学生一定铭记于心”

小孩淡淡的收回眼神,对上周游的脸“不负教诲”

说罢,行礼手书,“学生告退”

三个男人目送小孩风风火火的走出去,然后关上门。

“哈哈哈哈哈哈哈”百里蹇和鸟都相视大笑。

鸟都揽着百里蹇的肩膀一屁股倚在周游身边的桌子上,拍手大笑。

周游轻飘飘看了鸟都一眼,好笑的摇头“逗他做什么,气走了吧”

百里蹇也露出虎牙,悠哉悠哉的张嘴“虽说是这样,但九岁能有这样的思考和才学也确实少见”

鸟都端起茶杯喝了两口,叹息样的笑说“谁说不是呢,人不大脾气还不小”

周游站起身,一把推开窗,外面阳光正好。

“百里,你的剑呢”

转过身,正看见鸟都还未收起的笑容。

百里蹇眉宇间恢复平静,面无表情的拿出腰间的刀鞘。

“已经断了,路上遇到山贼,被一刀砍断”少年抽出长剑,果真只有一半长度了。

周游的眼神落在长剑上,剑身上划痕很多,断口整齐,但没有一点锈迹。

很多人为了耍帅,杀了人就长剑入鞘。一旦剑上有血未干,很快就会生锈斑驳,看得出百里蹇很爱护自己的武器。

周游看看这把剑,眼神复有放在少年的脸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