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黄庭秘境入身关,梦中仙途命在篮(1 / 2)

霞光满天的异象,骤然降落的天雷,恭敬的少室山神,认主的神树。

难道他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疑惑的他彻底检查了自己一番,并没有看到什么独特的地方。

不会喷火,不会吐水,不会飞,跑的不快,蹦的不高,没有千里眼顺风耳。

除了一双眼睛时不时能看到些异象的火,比如人肩膀上的两团火,妖鬼身后的原型,皇子周围的帝气。

只是这样的眼睛也没什么特殊的,甚至他在心中念了好几次系统,也没有小说里穿越者必备的系统。

周游疑惑了,失落的坐在床上。

想着想着,周游闭上眼睛陷入了沉睡。

他的思绪略过自己身体的每一处。

“我周游来了异世界,要像从前一样活下去吗?”

周游紧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到,时不时感受着自己身体中是否有什么变化。

忽然,眼前出现一个穿着墨紫色纻丝直缀的男人,身边跟着两个穿绸袍子的人。

周游就算不是古代人,但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解,看得出这三位必定是身份超然金银不缺的。

只是,这三个人是入了我的梦?

周游正疑惑着,三个人向他走来。

却穿他而过。

“嗯?怎么回事?”

周游转过身跟上,眼中泛起几分兴然。

没走一会,身边的环境却忽然改变了。

此时他身处于高台之上,飞云悠悠飘荡在脚下。

向下看隐隐看得见些许建筑,山峦起伏若隐若现,云卷云舒间人声熙攘。

于是周游循声而去,只见人们这一群那一群的上山了,悉数坐到高台边的蒲团上。

这些人都是身着华服非美即俊的,剩下还有写穿羽褐大氅仙风道骨的。

在座的各位或华美或飘逸,皆是仙人之飘渺貌。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黄庭真人衣朱衣,关门牡禽阖两扉。幽阙夹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

悠悠笛箫远远传来,不知是谁唱的曲子,古韵道音引人遐思。

正失神,身边却晃晃然坐满了刚刚那些仙人,再回神时身边已经没有空位了。

歌声悠扬间已经停止了,方才那墨紫色纻丝直缀的男人已经站上最高台。

“泥丸即上丹田,在头顶中,针灸家名百会穴,乃脑也,为修炼家最重要之关键。当行功时,运周天火候,必后升前降,升到泥丸终,降自泥丸始,所谓还精补脑是也……”

坐着的周游一怔,或许别人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但周游知道。

小时候母亲信道,姥姥信道也信佛,《黄庭经》是道教典籍,原文和各种译文他听过无数遍,早就倒背如流了。

虽然很多人认为道教的很多东西都是迷信,但他明白,十岁之后如果没有道长们的帮助开导和道韵道典的学习他是不可能健康长大的,道教和五行阴阳医学的联系息息相关。

台上的男人还在继续,“夫脑髓之体极精,脑髓之用至灵。其成也,乃间接由元气化生,其亏也,非物质直接所能补足。人当中年以后,每患脑力薄弱,常欲求助于药,然药无补脑之效。惟有仙家妙术,借阴阴升降之机,化生灵质,日积月累,方可使脑髓渐充,回复原状,或更觉超胜,于是性有所寄,命有所归,虽不仙,不远矣……”

这讲的很对,周游赞同的点点头,深以为然。

不断有台下的仙人上台讲道论经“魂者阳之灵而气之英,魄者阴之灵而体之精。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神。魂属木,魄属金。所以说三魂七魄,是金木之数也。心藏神,肝藏魂,肾藏精,肺赎魄。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魂与神为一家,魄与精为一家。正合丹道东三南二,木火为侣,西四北一,金水同宫之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气即魂意,魂与气,古人常合为一谈。动者,魂也;静者,魄也。动静二字,括尽魂魄……”

不知何时,周游听得如痴如醉,身边的仙人也越来越少。

等他发现身边没了人时,台上只留下两个人了。

一个是那直缀男人,另一个是穿着烟萝纱衣,披着镜花绫披帛的仙女。

只见她高扬着头,滔滔不绝“仙道贵在以神驭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纽成一条,凝成一点,则呼吸归恨,不至于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可循。如是者久之,即可成胎息。”说着,她扬起头,虽相貌飘然可神色却透露出野心来。

“何谓胎息?即呼吸之息,氤氲布满于身中,一开一阖,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阖俱停,则入定出神之期,不远矣。”

别人讲的都是魂与魄,性与命,偏偏她讲的呼吸之法。

周游本能的觉得这位仙女与之前的仙人不同,她身上没有那种飘然之感,反而有真切修炼稳扎稳打的感觉。

事实也正是如此,仙女说罢抬抬手,眼神与他交汇“家师周游之手记,今日到此为止,诸位请回吧”

周游大惊连忙站起来,但她已然消散而去了。

“这是?”

“恭候您已久了,久仰大名如今终于见到了”直缀男人拱手见礼。

周游回礼,眉心微皱,墨色长衫在阳光下仿佛冰冻已久的寒潭“上仙多礼,只是刚刚哪一位是?”

男人意外的挑眉,长长的胡子被他捋来捋去,语气莫名“先生知道我是谁?竟然对这样的情况丝毫不好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