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章:策略接二连三52(1 / 2)

姬怀安继续说道:“第二条国策:根据城内登记在册的户籍人口数量及可耕种土地的面积,将现有土地承包给本地百姓,王朝只收取百分之二十的收获作为公粮,其余全部归百姓所有!”

这条政策一出,众人瞬间瞪大了眼睛。

“天下多数的土地都掌握在少数的世家权贵手中,百姓只能租地而成为佃户。每年收获的粮食,大部分给了东家,辛苦劳作一年的普通百姓只能留下少部分作为口粮。”

“毋容置疑的是,普通百姓是这条政策的最大收益者。”

“不,表面上看,受益的是百姓,但实际上的最大受益人是国家。那公粮缴纳的基数会变得无比庞大,公粮的总量也会是个天文数字。”

“因为百姓可以获得更多粮食,所以他们会更加辛勤的劳作,每亩地的产量还会继续增加。”

“如此一来,百姓手里有了粮食,国家手里有了粮食,如果没有天灾,高都和新城,会顷刻间变成天下最富裕的城市。”

听完姬怀安的政策,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从龙山下来的众人听得热泪盈眶,如果他们的国君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政策,但凡有一口饱饭吃,又岂会走上绿林,走上打家劫舍的道路。

众人说完,满眼崇敬的看着姬怀安,这样的想法,并非出自法家,也并非出自儒家道家,甚至可以说,它与天下间的任何一种学说都不相同,却又比任何一种学说更高级。

究竟是什么样的脑袋,才会想出这样的政策。

凡称得上天下大才者,他们所有的想法谋略都是为君王,为王权,为称霸,从未有人真正想到为百姓谋福利,而他,这个年轻的公子做到了,这才是真正的君王之道。张仪号称足智多谋,范睢自觉聪明绝顶,但在姬怀安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与鄙陋。

姬怀安笑道:“收起你们那崇拜的眼神,等我说完再佩服也不迟!”

他的话音刚落,众人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前两条国策已经深深折服了几人,他们想要听听,这位年轻的公子,还有什么高见。

第三策:奖励垦荒,凡将荒地变为农田者,国家给与特别奖励。

第四策:鼓励经商,凡经商者,国家给予保护,按照收入金额缴纳税务。交税高,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者,可封爵位。

第五策:建立军队。

国家商业繁荣,才有稳定的税收以支持建设;国家农业发达,才有充足的人口以支撑发展;国家军队强盛,才有安稳的环境以保障民生。

张仪先生,司马错将军,你们二人虽然各为城主,但分工却有主次,农业经商之事,以张仪先生为主,军队建设之事,以司马错将军为主。三四两策,需要建立单独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至于第五策,就要完全仰仗司马错将军了。

姬怀安起身,向二人深深行礼,道:“两位都是辅国的大才,高都、新城是周朝复兴的第一步,姬怀安在此,拜托两位了!”

张仪和司马错同时起身,满脸佩服的答道:“必不负公子所望!”

秋日傍晚!

洛邑城的街道纵横交错,古朴的民居在秋日的夕阳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南部城门处,一辆巨大的青铜战车,轰隆隆的碾过青石街道,径直向着洛邑赌坊而去。

战车在赌坊的门口停下,片刻之后,上面下来一位身着锦衣的富家公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