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种田文里当中医_分节阅读_第3节(2 / 2)

  纪应淮一句免费让他心动了。

  “老幺,”他凑过来,“给你大爷看看行吗?”

  “好啊,您坐我对面,把手给我。”

  老人家身体底子还算硬朗,就是偏热象,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纪应淮和他聊了几句,不用其他检查都能判断了。

  很典型的肝火旺。

  年纪大了之后,人的脾气会发生改变。李大爷很明显是那种越来越急躁、容易动怒的。

  肝肾阴虚致体内阴阳失衡,表现出相对的肝火旺盛。体内有火,他还爱喝自己酿的酒,时不时来一大碗,导致阴阳更失调。

  李大爷自述一气头也跟着疼,偶尔干活时还会突然觉得喘不上气,胸闷,忍不住想咳两声。

  如果是在医院,碰上肝火旺盛的,通常会用清肝泻火的方子进行治疗,像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或丹栀逍遥散之类*。

  但在这里,处理好、可以直接入方煎煮的药材只有县城的药铺有,来回得耽搁两三天。而且若是吃了一个疗程效果不明显,还得换药,这意味着又要大老远跑一趟。

  庄稼汉不可能抛下地里不管,更何况又没有表现出多严重的症状,忍忍也能凑合过过,他们不舍得把血汗钱花在小病上。

  从给病人省钱省事、快速提高自己的声誉,以及增强患者依从性等多重角度出发,纪应淮决定在村里首选食疗法。

  最优选是菊花茶,但现在是春将入夏的时节,菊花还没开呢。这会村里可以轻松找到的,有苦瓜、绿豆和薄荷。

  安立夏昨天告诉他,徐家种梅子,还会处理好卖给药店。纪应淮听了他的描述,确定那是乌梅。

  乌梅酸敛阴柔,有了它,李大爷的咳嗽也可以解决了。

  纪应淮告诉李大爷去找这几样东西吃,薄荷和乌梅干泡水喝,少喝酒。

  一听不用花大钱喝药,也不用喝带怪味的符水,李大爷很高兴,连声感谢,只是他心里仍有点存疑。

  这娃会不会是诓他的?

  他看着纪幺长大,从前这小书呆子无论去哪都捧着本书,像命根子一样宝贝,人家和他说话都爱搭不理的。

  他的眼里就只有他的书,他的学问。

  今天一瞧,这孩子居然还挺会说话的,性子也比之前好了不止一点。而且,自己什么都没说,他就好像已经看透了存在的问题,讲起医理来头头是道。

  莫非真是神明赐福,突然就给这村里降下个神医了?

  路上经过的人朝他们这边望了好几眼,渐渐有好奇的围过来看新鲜。自我说服成功的李大爷就站在纪应淮身边,非常自觉地当起了宣传员。

  “老幺,你这纸上画的是什么呀?”有人指着地上的太极图问道。

  这图案他们没见过,看起来神神秘秘的,给人的感觉倒和巫医那些鬼画符类似。

  “这是太极图,”纪应淮朝村民们笑了笑,解释道,“易有太极,始生两仪。图上有黑白两条鱼,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辨别疾病性质,首先就要区分阴阳*。”

  他简单地讲了一些,太深奥的对方也听不懂。

  “有意思,老幺,李大爷看完了吗,给我看看。”

  “要钱吗老幺?”

  “看完了他,给我也看看。”

  人群热闹起来,李大爷挥着手喊都免费,不要挤,让他们一个一个来,“老幺刚病好,别再把人累坏了。”

  纪应淮坐在桌前,找到了当年被邀请去参加义诊的感觉,在心里笑了一声。

  看来巫医这个□□头子做得并不是很好嘛,他还以为今天会被巫医的忠实粉丝们砸菜叶呢。

  果然无论干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因地制宜。

  在乡村里搞神明信仰是很好的一步棋,但巫医贪心过度抬高医疗价位,他的棋盘迟早要被掀翻。

  这趋向老龄化的村里,深谙大爷大妈爱占小便宜的秉性,才能有领先优势。

  纪应淮叹了口气,要是以后还能回去,他一定要尝试转行开个公司。经历过这个世界,他应该能收获不少商战经验。

  正午时分,鸡又叫了,安立夏从屋里出来喊纪应淮回家。

  他看见许多人站在路口,不知道在干什么,心里有些慌。他担心是不是纪应淮身体不适晕倒了,才引来这么多人。

  “夫君。”

  好不容易挤进去,安立夏轻唤一声,而后愣住了。

  他夫君好好地在凳子上坐着呢。

  纪应淮闻声回头,看见他来,猜测是到饭点该吃饭了。于是他和等着的村民打了声招呼,叫他们午后再来,自己搬上桌椅跟着安立夏回屋。

  “那是老幺的媳妇吧,模样真漂亮。”

  “瞧,老幺听话那样,准惧内,没跑了。”

  安立夏听着他们扯闲话,红着脸快走两步,上灶台端菜去了。

  吃饭的时候,纪应淮给他讲了以后不考科,去给人看病的事情。

  “为什么,怎么突然?”安立夏用筷子划拉着碗里的菜叶,上头一点油水都没有,“想读书就继续读,还有点银子呢,我再多干些活,供得起的。”

  纪应淮怔住了,“立夏,不是钱的问题,是我不想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