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 三代141(1 / 2)

能源仓这设计可以说好,也可以说很差

好就好在可以维持机甲更长时间的续航,不至于在作战时需要频繁的返回基地补给。

差也差的很明显,能源仓在储存能源的同时也会增加负重,同时也会给机甲增加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弱点。

属于一个很重要的累赘部件

“黑龙”之所以被称为跨时代的产物,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能源仓这个设计。

从表面上看,“黑龙”完全没有这种累赘般的设计,甚至在体型上比正常的机甲还要纤细一些,但是在机能上完全碾压普通的机甲,甚至在续航上超过普通机甲的五倍。

这就好比一个一米五的瘦子能轻易碾压一个一米八的健壮男人,而且这个瘦子不仅健步如飞,体力还十分出众。

很明显,在科学层面上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并非真的无法实现。

就像是一百年前的人也无法理解现在的科技,他们不明白什么是电视,不明白能在极短时间内杀人的枪。

人是在不断前进的,现在的人终究想不明白未来的可能性,而被困在固有认知中的人终究会打破自我认知。

站在科研顶端的苏珊至今也想不明白“黑龙”究竟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它的存在完全打破了固有的认知

苏珊也是没有想过用拆解的方式进行解析,只是“黑龙”有完整的自保系统,一旦损坏程度过高就会启动自爆程序,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会进行警告。

因此,拆解的方式只能取消,苏珊又开始研究罐子内的那种液体,但是同样一无所获,那液体像是由各种极为细小的晶体组成,但是又无法解析这种晶体的具体成分,自然无法找到对应的替代品。

“黑龙”的研究因此陷入彻底的僵局,有关的项目也被叫停,就如同当年的崎安一样。

相比之下,“白龙”因为残缺的问题,在进行修复的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材料进行代替。

系统核心可以采用简易过的黑龙系统,并不会有太大的冲突。

唯一的问题就是能源仓,因为储存方式无法模仿“黑龙”,所以只能采用传统的方式。

“黑龙”跟“白龙”系列并称为苍龙一式机甲

苏珊现在带领的团队研究出来的便是三代“白龙”。

二代“白龙”是崎安当初研发的版本,那个版本因为时间问题所以属于半成品,内置程序存在一定的漏洞。

这一代的“白龙”是苏珊这个团队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改良过的,完美兼容简易版的黑龙系统,内置程序也极为偏向完美。

回到折戟市的研究所后,苏珊就亲自进行监制,将原本纸面上的数据成功运用到现实中。

能被密笼研究所选上的人,无不是全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动手能力跟思维的跳脱性都十分优秀。

这次能完成研发,团队里面的每个人都有不小的功劳。

尽管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但是这时间依旧不能让林安满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