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173(1 / 2)

  总之朝廷上一番争论,最终还是定下了要更改国号,而新国号周允枫早早地就跟萧景商量过了,只是没有跟大臣们透过风。

  “朕决定,将国号更改为宁。”

  宁,安定,这个国家需要安定下来。

  群臣自是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这件事就这么定下。

  改了国号之后,又要论功行赏,自然,还有要罚的。

  在城阳公主谋逆中,坚决维护大渝,维护皇太后和小皇帝的,都有赏,特别是那些留在了紫宸殿共进退的大臣,个个加官进爵。

  其中最得意的就是萧授,萧授本就是丞相,周允枫又给萧授加封了宣平侯,那新皇帝的皇后还是他的儿子,身份地位肯定不同。

  不少人都在背地里说,萧授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两代皇后都出自他家,这等光耀门楣之事怎么都让萧授一个人占了去?

  萧授深知越是风光就越是不能招摇的道理,他加封宣平侯之后比先前还要低调,没有人能寻到他的错处。

  除了萧授,武安侯也是一大得意人,因武安侯带领兵马司和虎翼军对抗,周允枫晋了武安侯为武国公,爵位可世袭,虽说武安侯的儿子是个草包,但是武安侯本人还是很有能耐的。

  加封之人众多,周允枫光是圣旨都发了厚厚的一叠。

  而赏完了该赏的,就是罚。

  虎翼军的将领全部被判了死刑,只等着处死,经过调查才知,这些人全部和城阳公主关系匪浅,整个虎翼军都成了城阳公主的私家军,而虎翼军的番号从此也再不复存在,自打大渝开国以来就拱卫京师的虎翼军就这么成为历史,也令人扼腕。

  而忙完了赏罚,就是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

  周允枫在朝会时明说了,登基大典会与封后大典同时举行。

  而萧景如何怀着孩子,不能受累,也就是说,大典要拖上将近一年的时间。

  “陛下,这皇后殿下身怀有孕,若等到皇后殿下生产之后再举办登基大典,是否不妥?”有人在朝会时提了出来。

  “朕与皇后夫妻同心,夫妻本就应同进退,同时举办典礼,也是举办朕与皇后的婚礼,这于朕而言是极为要紧的,更何况今年的形势诸位也得清楚,没得再消耗国库,我们要做的是休养生息。”

  接连办了两场国丧,还打了一场仗,确实是要先消停消停。

  “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多言。”周允枫为人果断,况且他才坐上皇位都说了不算话,以后还得了?因而周允枫不会让人驳了自己的意思。

  “臣等遵旨。”那坐在龙椅上的是周允枫,众人也不得不听从。

  只是人心如水,一有点风吹过,就会生起波澜。

  周允枫何时办登基大典,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能够获得这位新帝的恩宠。

  当初李懿给李迎准备的班子,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成了周允枫的支持者,唯一一个动了的还是萧景,从皇帝的老师变成了新皇的皇后,而周允枫也有自己的人手,因而别看周允枫才当上皇帝,可是他的周围已经如同铁通一般,没有人能够插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