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1 / 2)

  能够成功进入修建陵寝队伍的,全都是大汉朝有名的工匠。他们岂会本末倒置,为了这些小东西,而毁了自己的名声呢?

  再说了,一旦陵寝封墓,外人再难打开。反正,以那些工匠的能力,是无法开启陵寝的。”

  听到华年这般说,王太后就想起了赫赫有名的明(冥)陶。

  明陶的出现,是在大汉初期。当时,天下刚刚统一,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属于他的陵寝刚刚修建完毕。因为历史的缘故,大臣们都提议将那些工匠们斩杀。可是,光元女帝力排众议,将那些工匠们放走。而且,还改变了汉高祖刘邦的陪葬品。由各种价值连城的宝物,变成了一文不值的陶器。

  那些陶器虽然被烧制的栩栩如生,精美华丽。但是,不可否认,那就是毫不起眼的泥巴做成的。

  当时,很多大臣们虽然表面上赞同女皇的提议,私下里却有些诽谤。不管汉高祖刘邦的行为如何,那也是女皇的亲生父亲啊!

  直到后来,这位女皇陛下的陪葬品和汉高祖刘邦一模一样,同样是这些精美华丽的陶器。大臣们这才察觉到,那位女皇陛下并不是私心,而是为了整个天下。

  国库本就不丰裕,何必为了所谓的陪葬品,掏空整个国库呢?

  后来,明陶就盛行于世。随着一年年过去,陪葬金银宝物的人越来越少。将明陶作为陪葬物的,则越来越多。

  不过,在民间,越是精美,越是栩栩如生的明陶,价格也就越贵。毕竟,这是皇室制造品。就算在黄世仁看来一文不值,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流入到民间去。或许因为稀少的缘故,对某些人来说,明陶比金银价值更贵吧!

  此时此刻的王太后绝对想不到,在后世,精美绝伦的明陶价值连城。在后世的人看来,这种东西可珍贵多了。因此,不惜有人闯入皇陵,偷盗陪葬品。

  第37章

  盘膝坐在精美华丽的座椅之上, 胶东王太后看着年轻貌美的华年,继续问道:“如果有人大逆不道,闯入皇陵,惊扰了先人,那该怎么办?”

  微微抬起眼皮, 华年看了看王太后眼角的皱纹, 她心中有了底。王太后已经老了, 或许过不了多久的时间, 就要追随先帝的脚步,进入墓穴安葬。她此时关心陵寝的安全问题,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华年也不隐瞒, 恭敬而诚恳的回答道:“王太后娘娘, 此事您不用担心。别说陵寝封墓之后,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无法打开。就算能够打开,也无人能够辱及先人。单单陵寝内密布的机关,就够盗墓贼们吃一壶的了, 更别说到最后的杀手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