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圣泰盛世(1 / 2)

  他猜,父皇当时的心情大抵是,老子终于有儿子继承家业了,等他长大老子就不干了。

  但,赵承宣并未开口,他知道,问了也没结果,说不准还会像二弟那般遭到父皇白眼,被骂傻子。

  所以,父皇说是就是吧。

  父皇说,他出身鬼谷,一入鬼谷门,终生鬼谷人,他这些年忙于政务,导致师门凋零,愧对师门,所以,以后的日子要将师门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对得起他的师父清虚道长。

  他生得晚,没有机会目睹清虚道长真容,但常在父皇和舅舅口中听过他的师祖爷。

  其实,他知道,父皇不是真的为了修道退位,发扬师门,就是想带着母后逍遥快活。

  最可笑的是,父皇还给把自己从前的道号翻了出来,叫子恒真人,说是他师父取的,不能忘本。

  其实,父皇不必用准备这些话安慰他,他都知道。

  从懂事起,他就知道自己是储君,他记事早,小时的事情都记得。

  他记得皇祖父让他每日五更起床,读书习武,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有时母后心疼,毕竟他那时才两岁多,可皇祖父很坚持,母后也没办法。

  其实,他心里也是羡慕两个弟弟的。他们可以无忧无虑的做他们想做的事。

  但,他不行!

  他是太子,是储君,还是钦天监预言能给大齐带来福祉的千古一帝。他要更努力,才能配得上这预言。

  皇祖父当年说的最多的话便是,太子,你一定要勤勉,你的父皇随时可能会带着你母后跑路的,大齐得靠你撑着,万不能丢了我赵家祖宗基业。

  终于,祖父的预言成真了,父皇真的要带着母后跑路了。

  不过,已经很好了。

  至少等到了他弱冠之年。

  其实,父皇为大齐牺牲了很多,他总说自己不是个称职的皇帝,不适合坐皇上,但其实

  父皇躬勤政事,知人善用。

  他整军制,改吏治,在他的治理下,如今天下太平,国库充盈。

  父皇在位的这二十四年,开创了许多历史先河,开通西境贸易,设都护府,万国来朝,他开创了一个国力空前鼎盛的太平盛世。

  预言说,他会是千古一帝。

  其实,他不过是站在父皇的肩膀上,生在一个好时候罢了。

  父皇在朝堂早就开始布局,让舅舅和老师提前回朝,让他主持去年科举,给他留下的都是效忠他,且能做事的大臣。

  父皇能为他做的都做了,作为一个君王,他将作用发挥到极致,为下一任国君铺平了一条康庄大道。

  作为一个父亲,他尽其所能,把最好的都留给儿子,他亦是个绝好的父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