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世家楷模袁本初100(1 / 2)

公元187年二月,原本的历史进程被推前了三年,也不知是好是坏

不过陈浩知道的是,古代的二月绝不暖和,陈浩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个火盆,但就这样,陈浩还是冻的打哆嗦

和纪灵、典韦那俩货完全比不了,纪灵还好至少看起来像个人裹着一件冬衣,便不再觉着冷了,但典韦那个人形凶兽简直是不讲道理,在这么冷的天,穿个短袖,摸起来很散发着热气,就离谱……

很快,烤肉饭食端了上来,歌舞也表演了起来,酒足饭饱。看完歌舞之后,在袁本初的带领下,开始讨论起了,如何收拾董卓?至少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看来,这一次,讨董必胜

讨论开始之初,曹操起了一个好头,提议兵分五路进军洛阳,第一路佯攻虎牢关吸引火力,一路攻汜水关,一路绕洛阳袭其后,一路自超后路起直取断了函谷关和洛阳的交通,灭了董卓自西凉调兵的想法,最后一路断荥阳,连后路一起绝了

说实在的,这五路正好对应了联军所有人,可以被一起调动的程度,攻虎牢关,正好自邺城出发,由冀州和幽州一起攻打,两州本就富庶所带的兵力也尤为庞大,肯定能够吸引住董卓大部分的注意力

但考虑到,公孙赞与袁绍不和,于是分兵汜水关,正好解决了双方的冲突,还可将北方兵力尽数善用,不至于出现骑兵冲城门,一个挤一个的画面

截断函谷、洛阳之路,正好就是还没来到这里的马腾所能做之事,这边的骑兵数量本就已经过剩,不管马腾再带来多少人,这里也基本用不上,所以让他去截断函谷关,不管董卓派多少人去攻打,凭借马腾手下那群左水草而居的羌人,也能够来去自如,正好打一波游击战,让董卓顾得了头不顾尾

荥阳,董卓最后的退路,也就是他历史上去长安的那条路,荥阳虽妙山林奇多,除洛阳外,兵马不易过去,但自樊城进军,过樊城便可翻山直取荥阳

樊城自南方起,又临荆州之地,荆楚富庶,谁人不知,粮草供应,必无问题,青徐扬三州之兵分两路,一攻荥阳,一攻洛阳,董卓焉有不败之理

此法虽妙,但这里可是大汉群英聚集之地,奇谋之士,数不胜数,这样一个粗鄙不堪的计划,怎可能被采用?

袁绍提议,正面搞死董卓,五十万大军哪需要掩饰,正面打他,打的那个董胖子苦胆都给吐出来

好吧,这个提议在陈浩看来也还可以,只要众人齐心,那这个计划比起自己的那个要更强一点,毕竟这一群二哈之中靠谱的就那么六、七个,万一哪个脑子抽了崩了一路,那整个计划也就完了,被董卓分而破之,分分钟的事

而袁绍这个方案将以势压人,运用到了极致,简单粗暴,直接有效,从某种方面上来说,袁绍还是非常有军事才能的,至少在他这个提议说出之后,众人都答应了下来

说起袁绍这一手,就不得不说,一说对手董卓了,以势压人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将对手的节奏彻底打乱,将他纳入自己的行动之中,对手只能被牵着鼻子走,效果上讲很不错,五十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董卓都得张开嘴,硬生生的喝下去,人和永远是战场上最为恐怖的存在,只要人和没有什么战争是赢不了的(PS:不包括与刘秀的对战)

但很可惜,袁绍或许没有算到这群人的死心,或许说袁绍在故意纵容他们的私心,在虎牢关下肆意的消磨着这些人的兵力,只要死的人都不是他的,削弱以后的敌人更是优秀的战略方针

并且这对袁绍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一件事情,赢了那自然全是我的功劳,袁本初指挥得当大破董贼立不世之功,输了,那就全是你们的责任,50万人打不过去就五万。西凉铁骑,你们谁敢说自己尽力了?反正里外里袁绍都不吃亏

酒足饭饱大的战略也已经确定,作为袁绍的新晋小弟,孙坚一马当先,领了先锋之职,前去探风,毕竟汜水关的守将是谁?还不是很清楚,至于其他的诸侯,则是晃晃悠悠的朝着虎牢关进兵,就主打一个满工出细活

而这时,洛阳的董卓已经得到了消息,在知道曹操那个背叛了他的小人,纠集了18路诸侯来讨伐他的时候,董卓气的将相府内的所有物品一顿打砸,心情稍缓,这才招来一众手下,准备收拾一下和曹操一起造反的这群家伙

洛阳城中,董卓高坐榻上,看着手下的猛将,心中一安:“关东小儿,聚集了50万大军前来讨伐杂家,你们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帐下一人跨步而出,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棱角分明的双颊,显露出睥睨天下的霸气,正是飞将吕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