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上)(2 / 2)

………………

惊蛰一过数日后,洛阳城中一人悄然到来,顿时让整个大汉群臣粉饰的太平在这一瞬间被打破

“老师,洛阳城中现代人人自危,生怕与太平教教主扯上一丝一毫的关系”

洛阳城中,荀府上,这几天来洛阳城的变化让陈浩尽收眼底,原本亲如兄弟的几人,竟然各起房梁,互不来往,一个个人人自危,心思千奇百怪

而此刻的荀焘听到陈浩的话,只是轻抿了一口杯中茶水了,宁静且淡然,宛如这洛阳城中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没有任何干系,人人避之不及的太平教,仿佛话本中的故事,虚无且飘渺

“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这不是你我该操心的,现在这洛阳城中的名士,可不只有为师一人。你明日可去蔡伯喈家拜访,蔡师,学府五车,尤其是在书法、音律、学问这一方面,犹在为师之上,最君子六艺差了许多,但其家中藏书之丰富,就连汉室400余年的收藏也不见得有他的多”

荀焘说到末尾的时候,眼中闪现了一抹艳羡,用手指蘸了蘸杯中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抢字,便转身离开

要说起这,蔡伯喈真可谓是世家中的奇行种,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除了这些,他蔡家的藏书更是恐怖至极,就拿荀家来说吧,荀家最早可以追溯到文王姬昌,的第17个儿子郇伯。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晋国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

而且荀氏中,又出了一个极为有名的人物,此时乃是荀况荀子,荀况乃是战国时思想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著有《荀子》32篇就连百家争鸣时期的法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提出了“性恶”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迷信,是儒家学说的继续队和发展者。

颍川荀家就是出自于此,千年来,荀家人的骄傲,就是来源于此,不过,也幸好荀家千年,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杰出的人才,率领荀家走向巅峰。

不过也因此,荀家在藏书这一方面,也是极为恐怖,千年的收藏,不算是毁与战火中,千年的积蓄,也不容其他人小觑。

不仅仅是荀家,就连其他的世家也亦是如此,故此,世家把持了天下几乎一半的知识。

但偏偏出了一个奇人,此人藏书之丰富,就连当今的皇室刘家也难以其项,无数的世家,不免为其眼热,但个个都碍于面子,没有动手去做,那等粗俗有辱斯文的事情

思索间荀焘再次回来了,丢给了陈浩一封信:“你且拿的这封信去找蔡伯喈,等他看到之后,免不得要做过一场,不过你那老家伙的性格若是不做过一场,他只不过会觉得我荀焘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为了弟子厚颜无耻落下脸面”

荀焘的语气中虽然带的不爽,但也没有办法,蔡伯喈就是这个时代的文人风骨,文人所拥有的一切,他都拥有,自然也包括文人相轻这一点,不过考验嘛,有的时候也是为了更了解对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