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拜师(2 / 2)

此刻,陈浩看着老者的眼神已经开始变化了起来,虽然不知这老者是谁,但一定是三国时期荀家的某位大人物,而这就是一场考验,而且有极大可能是一场关于收徒的考验

想到这里,陈浩便激动了起来,现在他身为一个寒门子弟,没有任何背景,随便来个小混混都能欺负他两下,但要是这一下傍上了荀家的大腿,那么以后就可以说是一路顺风了

利益思考结束,陈浩便开始思考这道题目该如何解,要是单纯说风的话,其实并不难。后世有着海量关于写风的诗作,但怪就怪在老者说了八方风位,从这里开始你就不能只说风,你得说风的象征物,背后所象征的事情,以及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要你写风,但你不能光写风,你要写被风刮倒的麦苗,吹倒的大树,乱跑的人群,你要写大风起兮云飞扬,结束乱世的刘邦………………等等等,总之就一句话,不怕对方点明主题,就怕对方说一篇文言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代诗人李峤的诗《风》,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虽然你说了那么多东西,显得你很牛,但如果我装作一副不知道的样子,就写风你又能奈我何?

虽然陈浩心中就是这么想的,但其实他这样误打误撞的中了三点,第一点就是他写到了风的力量,温和又强劲,第二点嘛,自然就是老者口中最后一个字所提到的虫生,生命生机不恰恰就是春风的体现吗?能开二月花不正是如此?最后这一点则是更加隐性,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加入了事物,体现出了风的样子,以一首诗给予了风形象

荀焘满脸的震撼,他从未想过一个少年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一首诗,而且还如此朗朗上口,富有立意又不失文雅,可称上品

今天这个少年实在带给他太多的震撼了,不管是牙人拐子,还是出口成诗,这都不是一个少年所能做出来的

老者越看眼前这个少年,心中就越发的满意,嘴角的笑容止不住的上扬

“老夫荀焘”

荀焘的声音雄浑有力,带着一丝锋锐的气息,但却不会让人感觉到,想要立刻远离

陈浩直接呆愣住了,荀焘之名,可能有很多人不太知道,但提起他的哥哥,相信没有人不认识,荀爽,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荀焘虽名声不显,但这荀焘也是这荀家八龙之一,荀家排行老四,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老四,但你要知道,荀家可是这颖川最庞大的两个氏族之一,从这种氏族之中选出的八个代表人物,即便不是谋国级别的,那也至少是个三公或者九卿

“小生见过先生”

面对这样的大人物称号,丝毫不敢怠慢,立刻站起向着荀焘抱手行礼

“你可愿拜老夫为师?”

如同荀焘这样的当世名士收徒,本不应该如此草率,但或许正因为荀焘是当世名士,他草率收徒,也没有人敢说些什么!

闻言,陈浩直接呆愣住了,脑海之中掀起惊涛骇浪,似乎外面的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滞了下来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寒门世子,竟然就因为今天露了个脸,就得了一位如此强悍的名师,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我……我,这……我何德何能……竟然……”

紧张之下,陈浩说话竟然结巴了起来,说起话来,支支吾吾的,陈浩的神情正好落在了荀焘的眼中,于是满意一笑

他当然知道陈浩为什么会高兴成这样?拜师可是有着非常繁多复杂的礼节,拜别人为师,或许有一句话说不对,你这次的拜师可能就失败了

“你是老夫看中的人,这一点就够了,至于其他人什么看法,就让他们与老夫议论即可,其余的你不用担忧,现在你只需要回答老夫是否愿意拜老夫为师!”

此刻的荀焘温柔而雅中,带着一丝别人无法拒绝的霸气,一字一句锤击着陈浩的心灵,双臂微微拱起,可以清晰的看到,刚才还松垮的衣袖,此刻已经变得紧实了起来,见此情形,陈浩的额头冒下一滴冷汗,直接跪倒在地,行跪拜大礼,口中喊道:“学生陈浩拜见老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