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荀焘(1 / 2)

很快,这件事情便惊动了县丞,说起这位县丞,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名人,姓荀,单名一个晤,算是一位荀家的本家人,在颖川本地,素有贤明,他这一来,倒是让嘈杂的人群,安静了许多,就连原本争吵着抢孩子的两个妇人也停了下来

能当上官吏的,必定是一些在当地颇有名望的人,这就与当前这个时代的人才选举制度有关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其独特的选人制度,就比如这大汉朝实行察举制度,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荐孝廉为盛。

被举荐的吏民经过皇帝的“策问”之后,按照等级高下授官。

到了汉末,这种弊端就变得越来越明显:“举秀才,不知书,查孝廉,父别居”

就是说啊,这被举荐的秀才,他居然不识字,被举荐的孝子,竟然不和父亲同住

不过,这荀县城却是有真本事的人,他稍一打量便知道了,此二人谁在说谎

但却没有确凿的证据,让他犯事之人心服口服,因为凡事都是要讲证据的,不能凭空臆测,就算结果是对的,恐怕在这士林之中也要留下一个不太好的名声,对他以后的仕途可是会有极大影响的

一时间,荀县城陷入了两难之际,而此刻,寻县城突然抬头看到人群中的一人时,心中却是一喜,想要开口,却见这人摇头,新县城顿时明白了这位的想法,那就先耗着呗

“荀县丞,这……这是我的孩子,请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荀县丞,我刚刚带着孩子出来,一转眼的功夫便不见了踪影,定是被这妇人给偷了去,你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两人你来我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围观的众人心中也是懵了,一个个心里都在想着,这孩子到底是谁的?毕竟这二人说话都理直气壮的,一时间还真分不清楚这孩子到底是谁的

这二人吵得越厉害,荀县丞心中便越是明了,整个跟一明镜似的,谁说没说谎?心里清楚的很,但就是没有证据,这还真是让人苦恼

随即,他把目光投向了藏在人群中的那人,想要他给自己提个醒

人群中的老者摇了摇头,但也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差不多了,随即,便要越过人群来到荀县丞面前,但此刻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阵嗤笑声,让他本想迈出的步伐,顿时刹住,随即又退回人群,扫视一周,他想看看这笑声到底是谁发出的?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停滞在了人群之中,一个身着布衣,穿着朴素的少年身上

陈浩顿觉有些尴尬,至于吗?不就笑两声吗?为什么都这样盯着自己?

“少年何故发笑”

荀县丞微微一笑,面容和善的望着陈浩道,刚才情况是在泰国紧急,幸亏这个少年的笑声及时把刚才那样激烈的氛围直接冲散了,给了他一个喘息的时间

荀县丞问话,更何况有这么多人看着自己,陈浩心中倒是没有多少慌乱,看着两人,称号想起了一个曾经在电视剧中看过的片段,清朝有一大官被拦路告状,说是他的孩子被大房夫人给抢了,让他帮忙做主,那位大官就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验出了,这二人到底谁才是这孩子的母亲?

陈浩邪魅一笑开口道:“回,县丞大人的话,在下认为此事谁对谁错,是谁偷了谁的孩子?这不是明摆的事情吗?”

“哦,少年郎这种时候说大话,可是要挨板子的”

闻言,荀县丞倒是饶有兴趣的望着陈浩,感兴趣的同时,还和陈浩开了一个小玩笑

此刻不仅是荀县丞,对于陈浩点起了兴趣,人群之中也有不少人好奇的望着他,就连争辩的二人也停了下来,盯着陈浩

这孩童年幼尚未断奶,连话都不会说,该如何分辨这孩子到底是谁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