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④关于文学社和大学同学(2 / 2)

有句话说得好:“你很难赚到认知之外的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生的选择。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深刻,就很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像思考哲学问题一样,我们需要不断追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又要到哪里去?”

决定人生命运的,究竟是天时地利的时势,还是日复一日积累的知识呢?或许,这两者都是命运之轮上的重要齿轮。正如那句古话所说,时势造英雄,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即便是平凡的猪也能乘风飞翔。而知识,它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避开人生的陷阱。

然而,在我内心深处,我更倾向于相信,最终决定人生命运走向的,还是我们内心的那份个人志向。

它或许源自我们对某个事物的热爱,那份热爱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又或许它源自我们对未来的憧憬,那份憧憬如同星辰大海,指引我们向着梦想的方向前进。

在艰难时刻,我们是否能坚守那份热爱,为梦想不断付出努力?在风雨兼程的旅途中,我们是否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往直前?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仿佛行走在迷雾中,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我曾有过豪言壮志,怀揣着梦想和期待,然而却在某个路口迷失了方向,感觉自己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无助而迷茫,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旦踏上了人生的征程,就很难再回到起点。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死循环,没有明确的归途,也看不到归期。在这个时候,我们渴望有一双手,能够伸出来拉我们一把,指引我们走出困境。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人,我们称之为“贵人”。

大学同学篇

在第二次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仿佛成为了一个被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这份关注并非因为我出色的表现,而是因为我扮演了一个差生的形象。在同学们眼中,我或许成了那个让人摇头叹息的存在,每当提及我的名字,总会伴随着一些负面的评价。

我真的堕落了吗?在内心深处,我也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或许从某个层面来看,我确实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当我回首过去,那些糟糕的学习成绩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我,让我无法挣脱。大一的时光匆匆而过,我竟然挂科了七八门课程,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辅导员老师也给出了我几个选择,其中之一便是重新读大一。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无奈。重新读大一,意味着我要再次面对那些课程,再次承受那份压力与焦虑。与其如此,我还不如选择去复读,重新开始我的高中生活,至少那样我还能拥有一次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仿佛是命运的奇妙安排,在我孤独地唱独角戏时,老天似乎看不下去了,于是给我送来了一个与我相似的灵魂。这位同学,他同我一样,时而缺席课堂,需要班干部亲自去宿舍呼唤。他的学业成绩同样不尽如人意,成为了班上挂科队伍中的一员。若论及学习成绩和挂科数目,我或许能自豪地称自己为“状元”。

然而,尽管我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我们的交流却并不多。我依稀记得,在几次需要团队合作的实验课上,我们两人被分在了一组,偶尔还会搭上一位学习较为出色的同学,形成了一辆“顺风车”。虽然我们都是所谓的“差生”,但他似乎总是保持着一种难得的乐观态度。尽管他看起来对周围的事物不太关注,更像是一个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的人,但他与班上的同学们关系却还可以,至少比我这个几乎不与他人交流的人要好多了。

他和我,就像是彼此的影子,同样身处非本班的宿舍。这意味着,当我们偶尔沉睡过头或是对上课产生抵触情绪时,没有人会前来提醒或拉起我们去上课。我们两人,仿佛都被人群孤立,成为了边缘的存在。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初高中时期的一些特别沉默的同学。那时,大家或许会为他们的性格贴上“太闷了”的标签。但到了大学,对于这样的群体,大多数人只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不合群”,而鲜少有人真正去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高中时期,大家朝夕相处,彼此间的差异感并不明显。然而,大学的氛围截然不同。除了双休日,上课时间有时只有半天,甚至有时一整天都没有课。相较于高中时只有学习的单调生活,大学中多了手游、电脑游戏等娱乐方式,这些占据了很多男生的课余时间。再加上恋爱的纷扰,谁还有多余的心思去关心一个沉默寡言的大男生呢?

曾经,我怀揣着满腔热忱去帮助那些被忽视的群体,期待用我的温暖去照亮他们的世界。然而,当我自己也陷入这片孤寂的境地时,却鲜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耐心走进我的世界,将我拉回这喧嚣而繁华的人间。

我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仿佛置身于一片荒原之上,独自踽踽前行。我跨过万里冰封的冰原雪地,只为寻找心中那片充满人间烟火的乐土。那里,有温暖的笑脸、有真挚的关怀,还有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

然而,这世界仿佛将我抛弃,将我禁锢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我像是被命运判了无期徒刑,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