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秦腔(1 / 1)

秦腔

秦腔,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SX省BJ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

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西路流入川成为梆子。秦腔又名“秦声”“乱弹”“梆子腔”。民间俗称“大戏”,清代中叶以后,BJ等地亦称“西秦腔”“山陕梆子”。

秦腔流传十分广泛,盛行于陕西的关中、商洛、汉中等地。流行区域东至潼关,南过宁强,西低陇州,北达榆林。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鲁、豫、皖、浙、赣、湘、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前后出现的张鼎望《秦腔论》,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周元鼎《影戏论》,都是较有影响的论述秦腔著作。

《秦云撷英小谱》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

这些班社均为秦腔班社,每个班社均拥有一批有影响的艺人。

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BJ演出。

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BJ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

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渐趋缩小。

秦腔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秦腔承载着广大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是人们互相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秦腔充分体现了它的历史性和现实功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