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以工代赈29(2 / 2)

赵贞吉抬头望着对方那张清瘦的脸庞,发自肺腑的喊道:“殿下之心,上可达九天,下可通幽冥,圣人之仁矣。”

“哈哈,赵大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快起来,快起来。”

朱载堃拉起跪地的赵贞吉,一双小手,用力的握住这位能臣的枯燥大手。

“以工代赈,以改兼赈。苏州府的百姓既然已经失去了耕田,不如由官府出面,收回这些土地,改私有为国有。让官府成为地主,把所有百姓变为官府的佃户。”

朱载堃沉思许久,才下定决心。土地兼并一直是各大王朝无法忽视的问题,又有从根源上禁止买卖,才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土地兼并加大。

“殿下,此举不可。苏州府各地一亩农田,折合市价二十两白银之多。若全由官府收购,所需银钱无数。”赵贞吉愣了愣,随口否决道。

这个想法有些太过于异想天开,根本无法实现。

“确实是本王唐突了。”朱载堃一拍脑门,嬉笑道。

他从没想地价如此之贵,只想着把土地收归国家,归集体所有,但这昂贵的地价明显已经超出他的预想。

“殿下,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慢慢图谋。”赵贞吉小声回答道,眼神之中透露出机警。

“本王确实是心急了。”

朱载堃大方的承认错误,靠赎买政策将私田变成公田,这条路子根本走不通。

“算了,赎买田地的事情以后再慢慢考虑。当务之急,是完成苏州府的几大工程。重修渠路,疏通河道。”朱载堃缓缓说道,这些无地可种,无家可归的灾民,是他眼中最好的开荒者。

“本王实验过一种神奇粉末,加水干燥之后,所得的材料,硬度不亚于那些墙砖,甚至过优之不急。”

朱载堃自然而然的开始推销自己的水泥产品。要想富,先修路。钢筋水泥混凝土,这无疑不是法宝。

“此物真有如此神奇?”赵贞吉惊呼道,在见识过造纸厂的纸张之后,他便知道这位殿下不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自然。”朱载堃自信道,这种由石灰石、黏土、铁粉煅烧出来的物品,有着难以匹敌的使用价值。

“若真有妙用,自然是投入使用。”赵贞吉一拍胸脯,保证道。

“此物名为水泥,应专门成立一座工坊。才外还有砖厂,炼钢厂,煤厂等基础工业设施。这些都需要派遣人手,抓紧建造。”

“赵大人,灾民可是我们现在最大的财富,一定让这些无所事事的难民们全都动起来才行。”

朱载堃不忍浪费如此多的劳动力,现在的灾民所需不过一顿饱饭,只要管饭,就能拉来干活的免费好事,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赵大人,本王需要你在吴县四处贴上告示,吸引那些灾民报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