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贞者,吉也(1 / 2)

南直隶户部侍郎赵贞吉看着差役将征集到的两万担粮食,装进苏州府库,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吩咐府兵严加看管,便急忙离去。

苏州府大水,下辖八县都大大小小的受到影响,南直隶各部官员相互推诿,忙于撇清关系。

他不得已给自己的老师徐阁老写了书信,随着朝廷户部的批文下发到南直隶,他便被人赶来苏州府,掌管救灾赈济一事。

这几天忙于征调粮食,四处奔波,着实让他有些吃不消了。

苏州知府胡文川今天派人来找他,说是朝廷有了新的旨意到了,但赵贞吉还是忙完了手中的事情,才紧赶慢赶的回到吴县。

对于这次的旨意,他已经大致有了了解。

赵贞吉望着灯火通明的苏州府衙,长舒一口气,才缓缓走了进去。

“赵大人,福王殿下请您去府衙后院,说是朝廷有旨意给你。”

府衙的差役见赵贞吉回来,立刻便将福王的话传到。

“既然是公事,我自在堂上候旨。苏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差不多都在这里了,理应当众宣读圣旨。”赵贞吉看着来人,义正言辞拒绝道。

“赵大人,这是福王殿下的要求,还请您体谅小人的难处。”

府衙差役听着赵贞吉的回答,脸色顿时惨白,他不过负责传话,可说不动一位王爷。

“大明律对此载有明文,我也只不过是按律法行事。你赶快去禀报,不要啰嗦。”赵贞吉见差役呆在原地,立刻出言呵斥道。

“是,是。小人这就去。”

差役慌张应了声,连忙跑向后院,厚着脸皮再次禀报。

朱载堃看着王文玄再次走了进来,并没有其他人跟着,不由有些疑惑。

“殿下,赵贞吉派差役回话说,朝廷有圣旨颁给地方官员,应当在堂上公众宣布,没有私自受旨的先例。”

王文玄老老实实的将对方的回话,复述给福王殿下,在他看来赵贞吉敢公然反驳殿下,实在有些过于傲慢。

“知道了,那就麻烦你去叫一下锦衣卫使朱七,若按照律法,本王此举确实不够妥当。”朱载堃随意回道,便准备去见这位不粘锅的赵大人。

很快,朱七便跟着朱载堃一起来到府衙大堂。

“臣……,给福王殿下请安。”

前来府衙议事的一众官员,见福王出现,纷纷下跪问安。

“都起来吧!苏州府水患严重,还要倚仗各位大人治理,一切从简。”

朱载堃看着底下的官员,示意众人起身。

朱七见朱载堃客套完毕,便上前半步,露出藏于腰间的北镇抚司腰牌。

众官员看见锦衣卫站在自己眼前,不由心中一凉,更有甚者直接晕死过去,要不是被一旁的同伴急忙扶住,只怕当场难看,沦为诸多同僚的笑柄。

“奉上谕,南直隶户部侍郎赵贞吉接旨。”

朱七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露出一抹瘆人的笑意。

“臣,赵贞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贞吉见锦衣卫奉旨,便连忙跪着接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