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朝上国,夜郎自大(1 / 2)

正月二十三,天气微雪,无数冰晶伴着寒风梭梭而起,转眼飞速落到地上,很快便化为一滩水渍,融入万千泥壤之中,毫无洁白可言。

雨雪过后,京城的道路越发泥泞,车辙压过地面,留下一道深深地沟壑。

除过横撇竖直的官路,其他地方到处充斥着杂乱肮脏的污秽之物。

朱载堃起了个大早,此时正睡眼朦胧的端坐在王府大厅,无聊的等着宫里送来旨意。

身为王爷侍读的邓九光、王文玄两人,此刻正襟危坐,侍其左右,两人看着手中的宋版《论语》,不时在一旁的空白处写着什么。

许久,王宝飞快的跑了进来,一声高呼,打破了三人的沉寂。

“圣旨到。”

朱载堃睁开闭着的双眼,看着大厅中出现的人影,心中立刻警惕起来。

来人正是锦衣卫十三太保之一的朱七,腰间悬挂北镇抚司腰牌,一袭粗布青衣,外面裹着厚厚的棉布长袍,手里端着一份圣旨。

朱七身形好如一颗百年古松,坚韧挺拔,双眼如炬,犹如伺机而动的猛虎,气势磅礴。

朱七看着正望着自己的福王殿下,将长袍向后掀开,立刻单膝跪地道:“属下锦衣卫使朱七,拜见福王殿下。”

“免礼。”

朱载堃淡淡应了声,便让对方起身,等着朱七宣读旨意。

朱七行完礼,便开始宣布圣旨:“皇上口谕。”

“儿臣朱载堃,向父皇问安。”

朱载堃慢悠悠的跪下,看着仿佛代入嘉靖视角的朱七,遥向玉曦宫方向,向皇上问安。

“朕安。”

朱七一本正经的喊道,犹如一具傀儡般,开始机械的宣读旨意。

“江宁始发大水,饥民饿死无数,然南直隶各路官员对此充耳不闻,其心可查。南直隶户部侍郎赵贞吉上疏有功,特令其实领苏州等地巡抚之职,会同三司,协作福王查领南直隶不法之事,钦此。”

朱七飞快说完嘉靖的口谕,便连忙上前搀扶起朱载堃。

“福王殿下,属下这里还有一份圣旨,还请福王殿下接旨。”

朱七向朱载堃展示出自己一直端在手中的圣旨,语气显得极为平淡。

“儿臣朱载堃,接旨。”朱载堃再次跪下身子,望着朱七展示的圣旨,恭敬喊道。

朱七握着手中的圣旨并没有张口说话,只是一直保持宣读圣旨的姿势。

因为皇上交给他的这张圣旨上一个字都没有,只是告诉他,将这份圣旨拿给福王殿下看过便可。

“福王殿下,圣旨已经宣读完毕,接旨吧!”

朱七笑了笑,将手中的空白圣旨递到对方手中。

朱载堃看着表情微妙的锦衣卫使,不由面露疑惑,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

因为他并没有听到对方说一个字,不由开始好奇这份圣旨上到底写了什么。

朱载堃小心翼翼的拆开圣旨,望着盖有御印的空白旨意,脸色瞬间狂喜。他没想到自己的父皇会给他拿来如此大的一份权力,这也就意味着,他可以在上面写下任何话,而这一切都会被当成陛下许可。

有了这份圣旨在,朱载堃感觉自己已经无敌了。

“福王殿下,既然已经看过旨意,就还给属下吧!陛下特意叮嘱,只是让殿下亲眼看过圣旨便可。”朱七望着脸色欣喜的福王朱载堃,伸手喊道。

“哈哈,那就有劳朱大人替本王保管了。”

朱载堃笑着将圣旨重新还给朱七,他自然明白,这种大杀器,身为大明第一道长的嘉靖帝,自然不可能让自己拿着。

“属下也是奉命办事,福王殿下客气了。”

朱七收回圣旨,将其重新装回自己随身携带的盒子之中。

身为锦衣卫,他只需要按旨意办事,其他事情一概不会过问。

“福王殿下,皇上希望您早日出发前往应天府。”

朱七宣读完旨意,并不打算离开,因为他还有任务在身,便是看着福王,跟着对方到江苏去。

“哦,本王明白。容本王收拾收拾东西,也好赶路。”

朱载堃轻松的伸了伸腰,爽朗的笑了一声,便吩咐一旁的邓九光、王文玄两人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作为侍读,他们两个自然要跟着朱载堃前往江苏地区。

两人昨日才刚到王府,自然没有多少东西需要收拾,得到朱载堃的命令,便立刻回房间去准备好自己的包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