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月圆之夜888(1 / 1)

  :“某年纪虽长,却筋骨未老,不必忧心!”

   众人正商议计划,史阿在外敲门道:“张昭之子张承前来拜访。”

   刘琦倒有些意外:“先前为抗曹之事,我与张昭意见相左,颇有成见,今日为何登门造访?”

   虞翻抚须道:“江东文士,大多只求自保苟安而已,昔日曹操安定北方,威震天下,张昭等不愿惹火烧身,自然反对出兵。如今局势大变,曹氏败亡在即,必是前来示好,眼下正值拉拢人心之时,宴会之期,若得张昭支持,必定事半功倍。”

   刘琦会意点头,对史阿吩咐道:“张公有君子气度,不计前嫌而来,我做晚辈的岂能失礼?速请到馆舍,我送客便来。”

   当下便将刘基送出门外,众人各去准备,等候中秋大宴,一举解开江东之谜。

   ……

   江南云波诡谲之时,北方也在连年鏖战后稍微得以喘息,与此同时,曹操大败鲜卑、破灭肃慎的捷报送至邺城,为曹军上下又打了一针强心剂。

   曹营文武听闻曹操不久将班师回朝,不禁人心欢悦,众官皆献策曹丕,以曹操北征之功,禀报天子升赏,劝天子进爵魏王。

   唯有尚书崔琰极力反对,力言不可,曹操讨灭异族,本为万世功勋,一旦进位,便有僭越之嫌,反倒弄巧成拙。

   “老儿欲陷吾不忠不孝乎?”曹丕大怒,欲将其下狱,却又忌惮崔氏在河北威望,将其罢黜回乡。

   济阴人魏讽乃崔氏门生,为其送行,崔琰慨然道:“天道昭昭,人心不古,吾观曹丕之心,天下皆知矣!”

   魏讽劝道:“先生天性坚刚,虽无亏却难徒惹灾祸,此非乱世之道也!尽管放心前去,吾自有计策对之。”

   次日曹丕奏报天子曹操镇边之功,远可追卫、霍,近可比班、马,当宣诏天下,万民歌颂。

   群臣也表奏献帝,盛赞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虽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献帝哪敢有半分迟疑,心中念着刘琦之名,无奈命陈琳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赐冕十二旒,乘金银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

   曹丕有守土之功,又奏立曹操,身为长子,名正言顺成为魏王世子,代掌魏国之事,传令于邯郸盖魏王宫,待曹操班师回朝,便可于宫中理事。

   众官员各有升赏,遂定于中秋日大宴铜雀台,月圆之夜遥贺曹操北征之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