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洞房花烛夜271(1 / 2)

   诸葛瑾见刘琦犹豫,以为他即兴发挥有些为难,又怕驳了鲁肃面子,势必双方都没有面子。

   当下笑道:“将军先前大作,实在别出心裁,若有心得,分享一二也无妨。”

   刘琦却道:“先生有此雅兴,在下只好献丑,只是临时起意,若有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鲁肃抚须道:“即兴作诗,方显将军之才。”

   刘琦轻咳一声,略作沉思,缓缓吟道:“

   白马走南阳,玉剑定江北。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万里乡为梦,边关月作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早须清奸佞,汉祚续千秋。”

   “好诗,好诗!”

   诸葛瑾第一个拍手大赞,他担心刘琦出丑,一直用心在听,准备随时解围。

   不想刘琦一句比一句出彩,尤其最后几句,更是震慑人心,如释重负后由衷赞叹。

   这个时代五言诗才开始盛行,并没有平仄押韵之说,基本上写出来像诗的东西,大家都是承认的。

   其实这种自然状态下的诗词更为真情流露,关键还看用词和立意高低。

   刘琦这首诗以岑参的诗为主,又加了两句曹植的名言,从南阳战事到豪情壮志,最符合他目前的境况。

   诸葛亮等人也都频频点头,刘表更是满面红光,抚须扫视全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好男儿振兴汉室,剿灭胡虏,不为名利,少年意气风发之情跃然纸上。

   鲁肃慨然道:“人言曹子建才思敏捷,以我观之,将军远胜此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