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打脸来得太快,朱标的愤怒56(1 / 2)

朱标思考片刻,才看向宋忠。

“你去将户部在这两年间处理的折章带过来,要快。”

朱标随即又将自己的令牌交给宋忠,没有诏书,没有这个令牌,宋忠还无法拿来这些档案资料。

如今朱标他就是铁了心的要给户部找出一点事来了,没办法,这事他没有退步的可能。

这件事是他真正意义上,参与到朝政中提出自己的设想,也是第一次对朝廷的试探性改变,若是这一步都迈不出去,今后想要做其他的,更加艰难,那些文臣,都会想着法的来阻止。

这些人是太子党没有错,但是身为太子党,也不是代表着他就可以随心所欲乱来的啊。

过了一会,宋忠抬着五个大箱子来到朱标面前,当朱标看着这五个大箱子的时候,神色一沉,这么多折章,他一个人得看到什么时候去?

“去,把铁铉、陈琏、杨士奇、方孝孺、桌敬几人叫来,速去。”

看着这五个大箱子,朱标直接没有动手的欲望,这特么还是两年的事务处理,就这么吓人了。

不一会,铁铉几人到来,朱标就直接开口了。

“你们五人,一人负责一個箱子,这里面都是户部这两年处理的折章,你们在其中,给孤找出处理不当的折章来,只要是表明户部有过失的,全部找出来,交到孤这里来。”

铁铉五人听闻,只得纷纷坐下,朱标已经分配好了,一个位置上放了一个箱子,几人心里都通透得很。

而朱标在上方,则是品着茶,悠闲的等着铁铉几人找出来,此刻朱标都在为自己提前准备的明智之举而高兴,要是没有这些人,今天这事还真得他亲自去动手了。

如今有人,他是能闲就闲,将这些事安排下去,自己得闲还是次要的,主要就是历练这些人啊,而且他们还会感激,让他们做事,去看那些机密,这是朱标对他们的看重。

不一会,杨士奇率先站了起来。

“太子,这里有一份折子,说的是前年安丰水患,河水灌入农田,有五百三十二户百姓,以及三千六百亩地遭灾,而在处理过程中,对于这次水患,就是采用疏通沟渠的做法。

但此次所用钱财,达到了一百六十八万两,若是补贴百姓以及救灾,加上沟渠的疏通,这笔银子有些多了,因为朝廷同时还发放了粮食,钱财基本都是用于给百姓修建房舍,疏通沟渠。

但在下很清楚,五百三十二户人,根本无法用这么多的钱财。”

杨士奇说完,又拿出一个折章。

“同时此年,受降雨影响,安丰去年再次发生水患,此次受灾百姓达三百二十七户,良田损坏一千七百亩,此次户部预算银两为九十二万两银子,并且户部又再次预算在安丰修建水渠,再遇大水暴涨,可以有效防范,预算是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杨士奇说完,又拿出了两个折章。

“随后是皇上的批复,前年安丰水患,共支出了一百七十二万两,比户部预算多出两万,同时在安丰修建水渠以及支流。

第二年同样遭受水患的情况下,所支出钱财仅为九十万两,比预算支出节省了两万,同时修建支流,在前年批复的支流上进行延伸。

安丰两次水患,相当于朝廷共支出二百六十万两白银,但是如今支流之事,仍旧未能完成,这条支流的施工,如今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时间。

这里面臣感觉很是诧异,当初臣在德安之时,修建堤口不过才需要五万两白银,就可以建成,而且只用时四个月不到,所用材质,臣曾亲身去见过,都是上好材料,到臣来京城之时,已经有五个年头,已经完好无损。

而这修建挖掘支流,耗时近三年,支出如此之多的银子,臣只是觉得有些蹊跷,还请太子明鉴。”

杨士奇说完,将五本折章尽数交给朱标,朱标此刻神情凝重,这事真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真不是小问题了啊。

如今大明朝政,对于水患的治理,无论是原身,还是朱元璋,都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大明的财政支出,用于治理、预防水患的支出每年都在增加,就是要痛下决心处理这些问题。

朱标看完,随即看向宋忠。

“去将詹徽请来,孤有要事相商。”

如今这个事情,已经超过了杨士奇等人如今能够处理的范畴了,他也只能找别人了,随即朱标起身。

“你们继续,找出有问题的折章,过后交由孤。”

朱标随即来到另一处殿中,等待着詹徽的到来。

过了一会,宋忠带着詹徽走入。

“臣见过太子。”

朱标看见詹徽,当即也是笑了,他出征回来之后,朱元璋可是没少在他面前吐槽这个詹徽啊。

詹徽的才能,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左都御史兼任吏部尚书,如今又加衔太子少保,足以说明朱元璋对他的看重,以及朱标对他的看重,唯一可惜的是,还是被蓝玉案牵扯其中,曾经坚定的太子党,却是最终没有能够保全自己。

朱标笑着说道:“资善来了,坐,此次找你来,是有事要与你说。”

随即朱标将五个折章让宋忠交到詹徽手中,詹徽接过之后,就看了起来,随即神情越发的严肃了起来。

看完之后,顿时看向朱标。

“太子,这中间有问题,这件事臣记得,前年安丰爆发水患,百姓除了遭灾,另有八十七人死于水患,安丰良田,几乎尽皆被淹,绝不止这折章上的这么些。

去年第二次爆发水患,又淹死二十三人,损坏房屋五百余,超过上千户人受灾,户部做出的预算,皇上当时就批复下来的。

如今折章上说的,与当时的情形完全不一致,出入很大,两次水患,臣记得朝廷下拨了三百八十万两银子左右,因为安丰这两次水患,都是大明前年与去年最大的水患,皇上都无比重视。

太子,这些折章,臣敢问是从哪里而来?这简直就是在弄虚作假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