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提上历程的分布式硫酸生产线(求追读)35(1 / 2)

相对于李云龙近乎开挂的工程进展,朱振东、陈德仁、赵成忠和周学尔他们的进展就要慢很多。

他们负责将来整个硫酸的工业化生产,任重给他们搞来了几套烧杯,坩埚和一些硫磺矿石,甚至还有一小瓶工业浓硫酸--这是任重当初给他们搞来用作硝化棉试验的。

工业生产工艺的资料也有说明,但是要在试验中把这个工艺流程验证出来,朱振东他们显然遇到了很多的难题。

所以,一见到任重,一个个都满脸的问号,围住任重就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

...(别问具体说了些什么,作者也不懂,略过略过!)

幸亏任重有先见之明,在主世界请了家教把这些试验自己亲手过了一道,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了实操中的所有问题,成功在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出来硫酸,虽然说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化学老师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这是因为化工经过了近百年发展,化学老师掌握了这些前辈无数人工业实践中得到的知识。

所以才能举重若轻指导任重实现了一个粗浅的工业制硫酸的化学试验过程。

其实朱振东他们遇到的问题,哪怕是大学的教授都要伤脑筋。

这个时代有现代化工知识的老师实在太短缺了。

任重的这一波操作,相比对上李云龙,显然在朱振东他们眼里变得更加神秘、高大。

原本以为任重提供的资料是不对,所以他们才没法实现,这几天一直在怀疑自己以及怀疑资料中徘徊,结果任重这一番答疑后,才知道在细节方面自己这些人没有理解透彻,操作上有很多瑕疵,归根到底是自己这群人太菜了,任重一番点拨后,一个个豁然开朗,纷纷有了

朱振东他们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高傲心态,一个个不但将任重的回答用笔记下来,准备时不时复习一下,朱振东想得更远,准备联合大家,在任重提供的资料基础上,再结合上任重现在的实践经验指点,把硫酸工艺重新梳理细化写成一份新教材!

当然任重现在还不知道他的心思,如果知道的话,任重会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对于这种已经实现了自我鸡血的模范员工,那真是值得每一个老板珍惜。

花了点时间,把家教学习的那点东西倒出来灌给了朱振东他们,任重收获了一波新的崇拜后念头十分通达,顿时就觉得自己这一番功夫没有白费。

不过想到了让赵立冬和王文辉他们干的事情,这个东西难度更大,怎么样学会转述这两个方面的技术,让亮剑位面这边能够实现,这让任重立刻就头疼起来。

他之所以选择了铅酸蓄电池这种明显过时的电瓶车技术路线,就是因为任重简单了解了一下锂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后,发现完全没有在亮剑世界重新制造出来的基础。

铅酸电池在亮剑位面已经被人发明出来将近一个世纪,现在力赛电池生产的工艺在任重的主位面显得很low,但是放在亮剑位面,却基本上是勉强能实现的技术上限!一旦在亮剑世界实现量产,恐怕就是这个世界的顶级铅酸蓄电池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