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说十万,就十万!84(1 / 2)

总而言之他不剃发正式降清,什么都好说!

连城璧和郭之奇是咱大明的忠臣。

王兴他们可不是啊!

要知道人家以前可是反贼,要不是咱大清不干人事,咱大明朝拿来的那么多忠臣?

只要孙可望用真金白银待广东义军,绝对出了什么大事!

1658年正月。

南宁城中,整整一万兵马整装待发。

“征逆招讨大将军请上前接印!”一名文官高声出言。

“臣,王尚礼,接印!”

大西军的御营提督,永历朝廷所封的保国公王尚礼一脸严肃的上前,单膝跪地。

孙可望满脸肃然的从托盘中拿起了刚刚铸好的征逆招讨大将军印。

征逆招讨大将军印,他不是没有,只是之前在贵州给了白文选,所以没办法只能赶工一颗先用着了。

“尚礼,此去安南路途遥远,任务艰难,但你务必要打出我驾前军的威风来!让郑主看看,他一个蕞尔小国冒犯我天朝的下场!”

孙国主厉声出言。

安南不臣之事一抓一大把,毕竟咱大明都这样了,人家又不是傻子。

跟满清勾勾搭搭也是人之常情。

但孙可望打安南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没粮!

虽说孙国主现在是个实在人了。

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咱大清入关之时都挂着一个‘吊民伐罪’的牌子呢。

孙国主总不能不如咱大清吧。

于是乎王尚礼是打着‘安南犯上,以靖不臣’的名头去安南的。

虽然孙国主对这个名头不感冒。

但抽郑主一巴掌总得找点由头吧?

就算是孙可望自己不在乎,也得为郑主考虑考虑啊。

要是二话不说就是一巴掌,人家郑主怎么想?

有个这个由头,郑主至少心里会好受些。

总而言之,他这个国主对郑主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请国主放心,属下必定给国主带来捷报!”

王尚礼身披甲胄,满脸凝重的接过了征逆招讨大将军印。

“尚礼,此次安南之战,你为各军统帅,除了这一万驾前精锐外,王自奇和水军,两广的义军,广西的土司兵,高平莫氏的兵马,全都归你节制!”

孙可望大喝一声,又拿出了自己的国主令箭交给王尚礼。

“请国主放心,属下必定率领十万大军,扫荡安南的不臣之心!”

王尚礼接过令箭,郑重道。

“好!有十万兵马在,孤就不信,区区一个郑主,还能抗拒我天朝的天威不成!”孙可望哈哈大笑。

孙国主可是忠厚人啊!

跟咱大清天天说十万甲士,等到时候他肯定会拉起十万甲士揍咱大清的。

这要是不拉起十万甲士,对咱大清食言了这多不好。

而此次征伐安南他口中所说的是十万兵马,但实际上也真是十万兵马!

孙可望原本是带了六千多骑兵突围成功,后面又收拢了数百残兵。

加上张胜的七千铁骑,贵阳大本营的两万多驾前军,一共是近四万驾前精锐。

除了这些外,又收拢了一些地方驻军。

比如沾益李成爵的兵马,以及沿途裹挟的贵州治安兵。

在打下广西后,又接受了不少投诚的绿营兵。

裁汰老弱,又征召一些家口中的余丁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