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为什么西方叫中国为契丹?》(2 / 2)

契丹,何以让东欧、西亚、中亚数百年称中国为契丹而不语宋元?

契丹,大宋朝野何以应对?

本书,即将给出所有答案。

而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武林故事,还要从一首落第诗开始。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一首杀气腾腾的《咏菊花》,竟将大唐帝国彻底收拾在历史的云烟里,急剧的分裂割据时代再次到来。

自古中原王朝,雄则草原大漠服,乱则草原大漠盛,大唐崩塌,北方一个叫契丹的民族,开始了雄奇的崛起征途,虎视眈眈,竟以北朝自居,南下攻伐日甚一日……

自从一代雄主赵匡胤建立了大宋,中国的历史文明走向,开始了极其繁杂而又生动的转型,庙堂与江湖,纵横交织,王廷帝相与草泽豪杰,开始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都从这个叫作“御虚门”的神秘组织开始了……

契丹急剧南下,大宋的卫国战争,不光考验着朝廷柱石社稷重臣们的智慧胆略,也锤炼出江湖武林雄夫巨子们的浩荡气概。

民族存亡的关头,唯有雄夫巨子顶天立地,方能破一切劲敌,除了大宋宰相,扭转历史格局的,另有其人……

“英豪之人,皆是承受之命,英豪之地,皆是承受之人。男儿一世,既立雄夫巨子之志,当持之恒之。”

听完师兄御虚门主周默梁的嘱咐,卓相如便朝边关疆场纵马驰去,等待他的将是大宋一代名将杨延昭。

三年后,大雪纷飞,萧太后统领二十万铁骑兵临澶州城下,帝都东京危在旦夕,皇帝要南逃,大臣都要迁都。

唯宰相寇准执天子手,大呵道:“陛下有雄兵七十万,何惧契丹胡虏!迁都乃亡国之策,言者当斩!”

说罢公主赵芙莞执太祖遗诏来到大殿,宣道:“后世君王,胆敢擅自迁都者,凭此诏可另立新君。”

人心惶惶,那卓相如护佑着一位中年道人来到大殿,看得赵恒惊呼,“德芳皇兄!怎么可能?你不是已经,已经……”

一场关乎大宋和大辽百年国运的对抗,就在澶渊城下开始了。

这场对抗,将是影响中国一千年历史走向,颠覆汉唐意识的大变局……

于是,帝王宰相,大帅名将,南北对抗;

于是,刀圣剑仙,水陆大豪,南北对决。

在这盘大棋局上,各方势力风云际会,一起上演豪气干云的英雄史诗,而要说将这盘千古棋局,却要先从神秘的敌人契丹说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