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拜将》9421(2 / 2)

“官家,议论完大家都不同意,就冷落边将了吗?一堆搞诗词歌赋的人懂什么疆场之事?他们不会同意的?难道官家去浪费时间?”

“难道就不因该跟他们讨论讨论嘛?我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与你寇,寇爱卿一个人治天下!”

“那也得听对的啊!”

“就你一个人对?”

刚说罢,门口道:“宰相到!”

毕士安进来就恭喜赵恒,“官家!这些年轻将领使得边关气象焕发,真乃我朝幸事!官家领袖群伦,善治军队,以文治武,真乃尧舜在世,秦皇汉武所不如啊!”

赵恒不说话,毕士安笑道:“哦,臣觉得该给这些年轻人一点皇恩,让他们在今后更加体贴圣皇隆恩,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所以,臣觉得寇大人在兵部的建议着实精准,希望陛下准旨。”

赵恒看看寇准,寇准看看毕士安,寇准仰头微笑不吭声,赵恒道:“既然宰相都说了,那就照办吧!朕累了,待会还得去翰林院。”

二人离去,寇准瞅眼宰相,“老兄啊,非得这样吗?你跟我说的有何差别?”

毕士安笑道:“此乃帝王道,君不屑如此,可事实是,该如此啊!”

寇准笑了笑,思虑片刻,“没那功夫琢磨这个,这次你来了,下次不来,这种正确及时办理的事,就不干啦?”

毕士安拍拍寇准的肩膀,从怀里拿出一本《道德经》给他,“没事的时候翻翻,不影响你治理国家。”

寇准接过,“我看这个干啥,没空,心意领了。”说着甩袖子大步走去,毕士安摇摇头,“能耐是能耐,可谁是皇帝?你是皇帝,那就更没有朝臣什么事了……”

杨延昭接过钦差圣旨,回到军营,众人沸腾了,杨延昭升为都巡检使,前往宁边军作战,部下近万人。卓相如升为定远将军观察使,和杨延昭从此分开治军。

临走之前,卓相如感谢老领导的帮助关心和栽培,杨延昭道:“你已经具备成为一名大宋战将的一切条件,往后疆场凶险,万望安全,保家卫国,立志做个大将军,我看你甚至可以考虑将来到朝廷中帮助你的义父,他就快成宰相了吧,好了,别送了,到此为止,大家各自保重!咱们战场上见!驾!”

一匹黑骏,领着才招来的兵马足有近万人,浩浩荡荡奔宁边军赶去。

卓相如感叹,“假使朝廷信任武将,如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不行,我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收复河山!”

抹干眼泪,送走杨延昭的军队,卓相如独领三千正规军驻守望都县和保州之间的宋辽防御地带,常驻地为唐河中间地带,周围全是水上长城沼泽地,辽军南下必经之地。

刚到防区,就来老朋友了,“将军,有义军统领求见。”

来人五个,下马在营外等候,卓相如安排完斥候,分发令牌这才出来迎接。

门口三男两女,但见为首一个女子笑呵呵地看着他,“识别多日,当刮目相待啊!”

盈凰说罢,卓相如笑道:“姐姐这话说明我从前得多么不省心啊,呵呵。”

盈凰回身,“你看谁来了?”

卓相如定目一看,那人缓缓回头,眼泪已经流出。

“母亲!”卓相如几步跟前跪下,“母亲您怎么来了?”

“我儿快起,为娘实在想起,又怕军规不允,这才到盈凰那里,娘就是看看你,看一眼就够了,一定不耽误你做事。”

“娘亲不要这么讲,孩儿对不住娘亲,不能在身边伺候实在不孝!”说着跪下来磕三个头。

“快快起来,叫人看见不好。”

东明和南光即刻跪下,“拜见主母。”

“快快请起,别客气,叫人看见,我这心里不舒服。”

卓相如回头再看,但见一个熟人立在那里,“你是?我好像认得你。”

“褚昭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