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运粮92(1 / 2)

屋内接下来的对话就很愉快了,从具体的工作谈到了宏观政策,范金友和李主任针对工商业改造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随着两人说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李主任觉得范金友更不简单了。

每当他说到基层的政策,和下派到街道的工作任务,范金友都能结合当下的情况,以及上层的意识形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范金友只是一个初中生,可仿佛对这个领域,有着天生的敏感嗅觉,竟然能思考到这种深度。

有一些观点就连他都觉得新颖、独特,具备很大的参考价值。

两人就这么聊忘了时间,一直到陈雪茹与李主任的妻子从房间里走出来,他们俩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才发现已经晚上9:00了。

范金友看到时间才反应过来,再不走就耽误人家睡觉了。他带着陈雪茹,向李主任两口子道了个别,便匆匆离去。

通过这次和李主任的交谈,他也是受益匪浅,从李主任那里获得的消息,为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这次对话,也让他明白了看报纸的重要性。这年月,获得外在信息的最大途径就是报纸。

能把报纸上的消息分析透了,就能了解到这个国家的一举一动,以及国家政策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

范金友与陈雪茹一起坐在三轮车上,两人保持默契一路无话。

陈雪茹一直等到走进洋房,把房门关上了,才忍不住问道:

“今天的目的达到了?你那么着急去找李主任,是不是小酒馆出什么事儿了?”

陈雪茹可不希望,她刚和范金友结婚,范金友的事业就出现问题。

在范金友升职这件事上,陈雪茹比她表现出来的,要关心的多。她当初能下定决心和范金友结婚,就有这方面的因素起了作用。

坐在沙发上的范金友,把陈雪茹搂入怀中,摸着她的头,逗弄说道:

“你想哪去了?就不能盼我点好?”

“今天就是去和李主任聊聊天,维系一下感情。“

他当然不会和陈雪茹实话实说,实情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他不想让陈雪茹在这個问题上多纠结,转移话题说道:

“我还要再出去一趟,要不了太久,两个小时应该就回来了,你在家里等我。”

“我现在时间紧,等我回来再跟你解释。”

陈雪茹听了这话,对范金友的装神秘有些不忿,都成两口子了还不愿意给她透个底,连出去做什么都不和她说。

她只能在范金友胳膊上掐了一把,来表达自己的小情绪。

范金友香了陈雪茹一口,又在她身上捏了两下,才脱离了这片温柔乡。

他骑着自行车从西交民巷出来,先回了趟位于廊坊二条的自己家,把自行车放在自己房间的门口。

然后,他在空间里把自己造的那辆、带后车筐的自行车回炉重造了一下,把后车框卸掉,变成了一辆没有来源、样式与市面上其他自行车不同的、有特点但不算太特殊的普通自行车。

他骑着这辆自行车,换了身衣服再套上头套,走小路直奔永定门外的龙王庙去了。

今天是他在黑市最后一票大单,这一趟出货后,范金友近几年都不会再去黑市。

他相信,自己这6000斤面粉,也是红七爷遇到的最大的卖单。此时的洪七爷一定在龙王庙里,等着他呢。

他走过永定桥,这次没有选择昨天的道路走关厢的小路,而是顺着护城河的河边向西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