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散财69(1 / 2)

孙传福的这个举动,丝毫没有引起大院住户们的注意。住户们该聊天的聊天,仿佛没有看到这个动作似的。

他们对此事习以为常,总不能指望着上了岁数的孙大爷,每个月跑一趟电力公司缴费吧,交电费当然是由他的儿子代劳了。

交完电费后,住户们并没有一哄而散,反而站回了排队之前的位置。这是这几年下来形成的习惯,只要孙大爷没有说散会,他们就会默契的站在原地等候。

孙大爷等儿子说完话后,喝了口热茶才接着说道:

“今天的大会还有第二件事儿!”

“王荣,你到大家面前来说吧。”

第一句话,孙大爷是冲着大家说的。第二句话,孙大爷是朝着一个人少的方向说的。

王荣是纺织厂的搬运工,和原先南院左厢房的住户互换房子之后,刚搬进这个院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和邻居们不太熟悉,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角落。

孙大爷的第二句话,仿佛击碎了男人最后的防线,他眼角的泪再也止不住了,痛哭道:

“各位街坊邻居,求求你们帮帮忙。我媳妇儿难产大出血,手术后家里的积蓄已经用光了。”

“我媳妇已经在医院躺了一个星期,接下来还要住一两个月的院,我实在是没钱了...”

王荣的岁数不大,比范金友还要小一岁。控制不住情绪,实属正常。

他身上最后三毛钱,在刚才交了电费,现在身无分文。他也是上有老的人,家里就他一个人工作,又要赡养夫妻双方的老人,每个月存不下来什么钱。

工会申请的救济金数额不够,明天又要交这个星期的住院费和医药费了,他现在急需十块钱填补差额。所以他从医院回来之后,就求到了院内的主事孙大爷身上。

(1950年至1957年,根据以收抵支精神,由各市、县医院自行制订医疗收费标准,住院病床床位分等级收费,药品、材料、检验、X线摄片等按成本酌加30%收费,手术费部分减免。)

孙大爷拍了拍王荣的肩膀,对院内的人说道:

“北院的人应该还没见过王荣,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王荣是纺织厂的搬运工,和原先南院左厢房的李家互换房子之后,刚搬进咱们院里。”

“人都会有遇到难处的时候,一家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咱们院的规矩。虽然王荣一家才刚搬来咱们院,但从今以后他们一家就是我们院内的人了,咱不能拿人家当外人看。”

“我知道各家各户都不容易,日子过得也紧吧。而且,大部分人家里的工资还没发下来,现在也是困难的时候。”

“所以,我们家出五块钱,剩下每家每户凑个五毛钱出来,这十块钱就够了。咱先帮着王蓉,把这个难关渡过去。”

“我和王荣已经商量好了,他每个月发工资了给大家还两块钱。还是老规矩,日后王蓉还钱了,我们孙家的钱最后还,先还你们的钱。”

孙大爷做事一向如此,扛最大的责,吃最大的亏。也正因为孙大爷有此担当,才能让十几户人家对他服服帖帖。

住户们听到孙大爷说又要交五毛钱,去帮助一个刚搬进大院的人,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所以暂时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把钱交了。

五毛钱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大实则不小。省着点用点的话,可以交两个月的电费了。换成粮食,省着点吃够一家三口两天的伙食。

孙大爷在院内的的威望再高,也高不过摆在众人面前的利益。说是能每个月还上两块钱,即使有孙大爷作保,众人心里还是犯嘀咕,担心这笔钱能不能还得上。

这往后孕妇的住院调养也是一笔钱,王荣家里还要生活,就凭王荣每个月三十块钱的工资,这落下的饥荒(债务),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缓过劲儿来。

众人稍微动点脑子都知道,王荣还钱的事儿确实没有保障。

范金友听完事情的始末,并没有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在等,等合适的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