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别人家的孩子(1 / 2)

听到这个消息,三人沉默的愣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范金友潇洒的走回家了,至于这几个人能不能逃过大搜捕,他就不操心了。

如果提前知道消息了,都没躲过去,这样的人要么蠢要么贪,不适合作为工具,这种人范金友是不会用的,他怕扎手。

他家所在的四合院,是由前后两个二进院的院子拼在一起,组成的四进院大杂院,总共住了十二户人家。因为占地面积很大,所以院子前后都开了一个门,方便居民进出。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在这个院子里,范金友家算是条件最好的一家了,否则在那个年代,范金友也上不了初中。

范金友的父亲是廊坊头条胡同里,三益号(金店)的襄理(副经理)。

范父是从三益号的学徒做起,一步步升上来的,工作多年的范父,收入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很高了,而且年末还有分红。他这才攒下钱,在前门底下买了一间屋子,娶妻生子。

旧时期,前门附近的房价很高,所以这间院子里的住户,只能买得起一间房。

新政府时期,范家隔壁的房子被没收充公,范父瞅准机会,在其他人还在观望的时候,于52年初房价低迷的时,从街道那里把房子买了下来。

当院里的其他住户反应过来,也准备买房时,街道的房产已经全部安排给那些,在街道所属的工厂工作,但是住的远住的远、住的差的居民了。

这下子,范家就成了整个四合院内,唯一拥有两间房的住户了。

因此,到了交电费的时候,范家因为有两间房两盏灯,每次都要交两份钱。

当范金友刚走进四合院的大门,就听倒座房里传出犀利的女声来:

“让你好好上学怎么就不听呢?你一个小学毕业能有什么出息?”

“范家的范金友,那么好的榜样你怎么不知道学一学?人家初中毕业,现在都是街道干部了!”

“以前,你整天范哥长范哥短的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就知道瞎玩,怎么就不知道往人家好的地方学?”

刚过影壁,走入第二道拱门,范金友就听到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好奇的走到玻璃窗外听了一会,原来是院内的张家,拿自己做榜样教育孩子。

他没想到,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机会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一时没忍住,站在玻璃旁边笑了出来。

这一笑,打断了屋内的训斥声,把屋内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窗户外面了。

张家的媳妇,见屋外站着的是范金友,赶忙带着孩子出来,和范金友打招呼:

“是小范啊!今天食堂里没事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他们这些邻居,对谁家有什么人,都做些什么工作,那可是比人家家里的亲戚都要清楚。

范金友发达了,当上了小酒馆的公方经理,经营一间食堂的事情,整个院里的人都知道。

眼前的女子姓王,范金友一直称呼她王姐,见人家带着孩子出来了,范金友也不好直接离开,所以唠起家常:

“王姐,小豆子又逃课了?”

“那您可得好好和他说说,以后啊,文化水平是敲门砖,想干点啥都要有文化才行。”

张家的独子,大名张军,小名叫小豆子。

今天不是学校放假的时间,现在也没到学校下课的点,小豆子却出现在家里,他不用想都知道,小家伙今天又逃课了。

范金友的话,深得王姐的心意,非常符合她的教育理念,她连忙乘热打铁,对着儿子教育道:

“听到你范哥怎么说的没有?没文化,你以后啥都干不了!”

“你想想,你范哥是初中文凭,现在都当上街道的干部了!你要也是初中文凭,那以后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找到工作嘛。”

“金友,你没事的时候,多教教小豆子,这孩子不听我的,你的话倒是能听进去。”

“这小子啊,让姐操碎了心,你就当给姐帮帮忙。以后小豆子出息了,有这份情义在,你们兄弟俩也能互相扶持不是?”

范金友听到这话,干咳了两声。在自己没成为街道干部之前,这位王姐可不是这么说的,也没这么客气。

那时候,按王姐的话说,小豆子跟着自己就是瞎玩,不务正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