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收入(1 / 2)

走出厨房的范金友,把胳膊上的袖套取下来扔在桌上,向旁边坐着数钱的孔玉琴问道:

“今天早上卖了多少钱?”

孔玉琴数钱已经有一会儿了,一排排的分分毛毛钱,整齐的按照10张一组排列放在桌上。

几个人分散的坐在长条桌周围,看着整整齐齐码成一条长排的钞票,都觉得一早上的辛苦没有白费。

数钱嘛,本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尤其是数一堆钱,那就更让人笑得合不拢嘴了。

孔玉琴咧着嘴笑,眼睛上翻,手指如同算命一般掐起来在指节上移动。这样子,要是不知道她是小酒馆的出纳,还以为是哪来的神婆呢。

浅灰色的工装上,连围裙和袖套都没来得及卸下来。脑后扎起来向下的辫子,也改变角度抬了起来。

听到范金友的询问,孔玉琴不耐烦的说道:

“别打断我!正算着呢。”

普通人脑子里一堆数字的时候,要是突然被打断,那么连在一起的数字链条就会中断,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孔玉琴一定为此深深的痛过,否则不会那么干脆的反驳作为领导的范金友。

过了两分钟,计算进入收尾阶段。孔玉琴收起自己的‘鸡爪子’,在账本上把数字写了下来。

并且和大家通报道:

“今天早晨,一共收了95块1毛3!”

“刨去成本29块1毛6分,利润是65块9毛7分钱!”

这个数字,让原本趴在桌上的何玉梅、马连生和片儿爷,都精神起来。

一早上的忙碌,收入可观。马连生与片儿爷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片爷吆喝说道:

“哎呦呵!这么多啊!这要是一个月算下来那还得了?那不是上千块了!”

马连生接过话茬:

“就是啊,要是天天早上都是这个数,咱一个月就是...”

老马没什么文化,字儿都认不清几个就更别说做乘法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数来。

反倒是小学毕业的何玉梅,脑子一转就算了出来,激动的拉着孔玉琴的手说:

“一个月算下来就是1800块!1800块呀!”

“这下,咱们不光能发工资,还能涨工资了!”

刚工作就碰上这样的好事,何玉梅激动实属正常。

孔玉琴也紧紧握着何玉梅的手,补充说道:

“这还仅仅是早餐,咱们还有中午和晚上的盒饭!再加上小酒馆那边的收入...”

“咱一个月,那怕是能超过3000块啊!”

孔玉琴是街道的实习办事员,对生意方面的事情并不了解,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估算,所以数字有些夸张。

听到65块9毛7分这个数字,范金友安心下来。他给自己的茶缸里倒了杯水,又往水里放了些茶叶。

四九城的水不好喝,偏苦,不放茶叶可喝不下去。

他见员工们一个个这么兴奋,也不好立刻就说风凉话泼冷水,只是默不作声的喝起茶来。

等半杯茶下肚,几个员工的兴奋劲儿过去了,他才盖上茶缸说道:

“3000块?不太可能!2000块应该是没有问题。”

“别看咱们今天早上卖的这么红火,大部分人都是冲着小酒馆公私合营这个招牌来的,图个新鲜,等新鲜劲儿过去了就不一定来了。”

“所以今天能挣60块,以后可能就只有40、50块了。”

“至于午餐和晚餐的盒饭收入,还有小酒馆那边的利润,还是等咱今天关张的时候再说吧。

早餐的利润,主要来自不要粮票的吃食,只要一直不要粮票,收入也能稳定,不至于腰斩。

而且现在就谈月总收入还为时尚早,小酒馆那边是能估个数出来,毕竟有近期的账目存在。但午餐和晚餐的盒饭就不好说了,谁也不知道能卖出去多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