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白盆窑合作社(1 / 2)

四九城的蔬菜源头,自然就是围在城市周边的几百个乡村了。

范金友带着蔡全无从菜市口走广安门内大街,笔直的西行2公里,出了广安门沿着城墙边一直向南走去。

路上没什么风景,黄秃秃的土地上树都见不到几颗。人倒是不少,南边村子里的居民到城市里出售农产品,都要走这条路。

因为路面不是很平整,用一小时骑行了8公里,才看到一排排用泥胚砖堆砌成的、由木头和玻璃搭建的梯形暖室(温室)。

暖室的梯面上有一个换气玻璃,暖室顶部还放置着一条卷起来的草席。

合作社的社员们在暖室外做着农活,聊着天。

脸上洋溢着笑容,也没有忘记互相调侃。无非是谁谁谁家的男人不中用,谁谁谁家的女人太厉害这些虎狼之词。

范金友听了是没什么感觉,这些词在他眼里还不够强悍。跟在后面的蔡全无倒是羞红了脸,不坑不哈的卖力骑车想要赶紧离开。

范金友朝暖室里瞅了一眼,笑着点点头。看着暖室里的蔬菜,他知道自己找对地方了。

四九城周边专门生产蔬菜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很多,范金友知道的合作社就有十几家,其中距离最近的就是丰台县的白盆窑合作社。

他听说仅仅是白盆窑合作社一家,每天就能向四九城输送上万斤的蔬菜。

要是从这儿批发蔬菜,比市里的菜场最少要便宜一半,这省出来的钱都是利润啊。

合作社的社员们见到两个陌生男子站在暖室旁边,聊天儿的女社员们就都停了下来,一部分人去招呼合作社的男丁,另一部分走到范金友两人身旁,把他俩围了起来。

一个像是有点职位的女性,穿着列宁装一马当先的走到范金友身前,怒目而视的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跑到我们白盆窑乡来?”

周围的妇女们也拿着农具,警惕的看着两人。这年月,城市周边的村镇里,特务宣传很到位。

范金友知道,若是自己解释不清来历,那么这些农具不会有丝毫迟疑,会一起顶到自己的身上,挟持住自己。

他把双手举到胸前,示意自己没有危险,然后心平气和的说道:

“你们好,我是四九城里公私合营大前门小酒馆的公方经理,来这里是为了批发蔬菜的,我们不是特务。”

这些年,特务活动没有刚建国的时候那么猖獗,但是破坏力反而因为其隐蔽性加强了。

这些合作社的社员们,在大力宣传的耳濡之下,对陌生人员有着非同一般的警惕性。

所以他们此时的表现,范金友是可以理解的。他不会因为被人拿东西指着审问而生气,反倒是对这些妇女的团结与英勇感到钦佩。

“什么、什么?什么公私合营的小酒馆?什么经理?”

“这人说的话是啥意思啊?”

“他们是不是城里人?城里的干部”

女社员们被这一连串的话,说的找不着北了。这些词儿别说是连一起了,就是单独拿出来她们也不知道这些词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不过‘公方’两个字,为首的女干部倒是听的懂,她觉得这两人可能是城里的干部,所以语气缓和了一些,说道:

“哦,这样吧,你们两个跟我来,我带你们进村里找记(书)核实一下身份。”

说完后,她还眼神示意了几个女社员跟在后面,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范金友选择听从安排,到了人家的地方,就要遵循人家的规矩。他指着三轮车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