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贷款(1 / 2)

李主任没好气的指着范金友说道:

“你小子是早就准备好了是吧?”

李主任看了一眼名员工单,发现员工数量还不少,不过也没有深究,他相信范金友的决定。

经过这几天范金友的表现,无论是说服小酒馆公私合营,还是在审计大会上的讲话,又或是今天的租房建议,都是在告诉他,范金友对小酒馆公私合营的事情早有预谋。

他也是工作多年的老命(革)了,这点还是看得出来的。不过这样最好,说明范金友对小酒馆的试点,是真的做足准备。他现在对试点的成功,更有把握了。

签完字后将名单递给范金友,李主任又发问道:

“你准备什么时候去银行办贷款啊?小酒馆的贷款申请区里已经批下来了,你拿着文件直接去人民银行走个流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53-57),在国家财政承担了固定资产投资职能的投融资体制下,银行信贷的任务是提供短期信用,其主要投向了商业。

公私合营企业的第一笔流动资金,就是银行的贷款。

又因为是街道首个公私合营企业,所以贷款是由街道申请,区里批复,银行下拨的这一流程。而不是由小酒馆直接向银行有关部门申请贷款。(流程是猜的,没找到实证。)

范金友打开贷款文件看了一下,发现是总额300元,月息0.5%,为期三个月的短期信贷。

文件上面还有区办公室的盖章,以及街道李主任的签字与盖章。

他诧异的问道:

“所以...我拿着这个到银行去,人家直接就把钱给我了?”

“不需要写点什么,再签点什么?

知道范金友是第一次去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李主任耐心的解释道:

“公私合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不同,贷款流程简化,不需要那么麻烦,而且当天就能拿到钱。”

“早点拿到钱,你也可以提前给小酒馆采买些东西,为经营小酒馆做准备。”

这倒是出乎范金友的预料,没想到公私合营企业还有这样的便利。

一听说当天就能拿到钱,他匆忙的站起来说道:

“那...李主任我这就去银行,先走了啊。”

没等李主任回复,范金友拔腿就往外跑。

李主人见范金友匆匆忙忙的样子,笑出声来。心里觉得范金友还是个年轻娃娃,做起事来难免有些急躁。

出街道办事处后,直行到前门大街,再往南走到珠市口。

珠市口11号,就是人民银行在前门区的分行。

范金友着急忙慌的朝这里赶,就是为了错过银行储蓄的高峰期。

前门附近的有钱人不在少数,一到中午,来往存取钱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就那么三个柜台口,能直溜溜排上几十号人。

初春时节天气还没回暖,范金友可不想站在银行外面等着。

5分钟后,他已经能够看到人民银行6个大字的门牌。

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是央(中)银行

(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即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我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掌握,实行“统存统贷”。)

所有存款和贷款业务都在人民银行进行办理。

范金友走进银行里,才发现这里的空间并不大,整个房子可能也就是100平方米的样子。

周边的墙面上还有黑板报,板报上都是宣传居民储蓄的通告和宣传语。

柜台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占了一半,等候区占了另一半。

一张大型木柜在房间正中心,将工作人员与储户分开。

木柜上立着三个铁牌子,标注了一、二、三的字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