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黑市一 见闻(1 / 2)

小酒馆的盈利空间已经到达上限,只有开拓新的买卖,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成果。

他想把小酒馆做的红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复刻原剧中徐慧真的经营方法。

将小酒馆旁边的空房从街道手上要过来,开成便民食堂做早餐。

通过不要粮票但是增加费用的窝头和炸糕,吸引周边的群众都来食堂吃饭,营业额自然水涨船高。

但范金友不是徐慧真,若是窝头和炸糕不要粮票,他就没有足够的粮票去粮站换粮食,食堂的早餐就不能一直循环的做下去。

(因为窝头和炸糕不要粮票,那么每天回收的粮票都在减少,能在粮站换出的粮食也就越来越少。等粮票用完了没了粮食,食堂就开不下去了。)

他又没有酒厂后勤部的大哥给他提供粮票,就只能靠自己了。

这黑市他是必须要去的!

躲在阴影里,范金友蹑手蹑脚的朝前走,生怕让人听见他的声音。

他取出放在仙岛里的自行车,没敢走大路,在一个个胡同里穿行。

胡同里槐树很多,三月的槐树已经结出一个个青色的微小花苞,只等着五月香满京城。

胡同里的道路并不好走,沥青路刚铺完城市的主干道,但大部分小胡同小街巷子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

处于‘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状态下。

范金友从朋友那里打探到一些黑市的移动位置,此时他要去的是,是距离自己最近的黑市:崇文门城楼南黑市。

因为是第一次出门寻找黑市,他也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一下子就找对地方,所以没把物资挂在车上还留在仙岛里。

范金友顺着东沿河街道旁边的胡同一路向东,用了10分钟左右才赶到崇文门。

月色下,崇文门的城门楼子古朴中带着巍峨。

躲在一条街道里,范金友能够看见前方人影攒动,

有从崇文门里出来的,也有从周边巷子里过去的,都汇聚在崇文门城楼南面的护城河旁边。

这里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方便居民摆摊儿;四通八达,当被追捕时能及时逃脱。

黑市是由一个个小摊儿汇聚后自发形成的,哪个地方摆摊的人多,哪个地方就叫黑市。

从人影的数量来看,今天的黑市摆在崇文门西南面的护城河边上。

范金友从仙岛取出口罩和另一条围巾,把自己的脸捂了个严实。

然后才拿出自己的宝贝,一根杆秤,一麻袋堪比富强粉的精面粉。

这里的宝贝说的不是面粉,而是装面粉的麻袋。

也是因为这麻袋,让范金友直到今天才来到黑市交易物资。

在50年代,布匹可是很金贵。家家户户用的布袋就那么一两个,都用来装粮食了。

这就让范金友为粮食的包装问题犯了愁,去商店买上一两个布袋子还行,买的多了就出问题了。

用来大批量包裹的麻布袋子,都是要回收再利用的,搞一两个自家用用还行,量稍微大一点都不太现实。

更不要说,范金友虽然不打算大批量的卖物资,但是每样物资都打算零卖一些,这就需要大量的袋子用来包装。

要是用棉布袋装着物资往外卖,卖的多了又容易被人发现,毕竟棉布袋子作为包装袋使用太奢侈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