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月_分节阅读_第130节(1 / 2)

  杭通新材料经过公司内核会通过之后,便是申报,再之后就是漫长的排队过审过会周期。

  至此,这个项目算是暂告一段落,梁招月却没有因此懈怠下来, 她稍作休息,随即收拾行囊投入新的一场工作挑战中。

  这些年, 国内资本市场一直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 股票发行审核机制始终在变化, 由最初的额度管理再到后来的核准制,核准制又从通道制阶段到保荐制阶段,如今它又迎来关键性的一刻。(*1)

  五年前的一次重要的全国性会议上,明确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这一改革方针,如今通过多年来的摸索讨论总结,就在这年年末,新的政策正式落地官宣——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

  这就意味着,注册制就此在国内资本市场中拉开序幕。对于券商人员来说,最直观的一个亮点便是,一个IPO项目从申报到正式过会上市,排队的周期将大大缩减。过去一个IPO项目可能从申报到过会上市要历时3-4年,而随着注册制的运行,耗费的时间可能将缩减至1年。(*3)

  这个新闻发出来的时候,陆平最为高兴,这些年困于核准制的严苛门槛,能找的项目单单因为一项近三年的净利润持稳达标便筛掉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目标公司,如今注册制的试运行,对于他这个在高层明争暗斗中不小心当炮灰的无辜人员来说,实在算得上是一个良好的机会。

  他眉开眼笑地对梁招月:“过去不是一直觉得是沾了谁的光,才拿到杭通那个项目吗?现在是证明我们自己的时候了。”

  随即他又问:“有没有兴趣跟我出去跑项目?”

  梁招月想也没想,点点头。

  他笑着说:“国内的酒桌文化你应该知道的,到时可没少让你觉得难堪羞愧的场合,还有些令人作呕的老王八。”

  梁招月说:“我总不能一直缩着做鸵鸟,既然选择了这行,有些事情迟早要面对的。”

  陆平很欣慰,说:“做人嘛,就是要放得开,只要你放得开,到哪里都能吃得开。”

  “以后麻烦师父您多多提点我。”

  “你和小晨是我最满意的两个徒弟,比其他部门那些个王八蛋能干多了,好好做,如今赶上政策正好的时候,咱可得抓紧这个机会。”

  陆平从来都不是开空头支票的人,隔天他便带上姜晨和梁招月两人出门拜访客户。

  最开始的三个多月,几乎是梁招月人生至暗的一个时刻。

  奔赴不完的客户,应酬不尽的酒席,还有业内之间的明争暗抢。也是这个时候,她才知道人在绝对利益面前,什么道德、脸面、情份通通可以甩开不计,为了拿到一个可能最后保荐承销费用都没有多少的项目,今天可能还是笑着握手合作的同行,明天再见就是撕得头破血流了。

  梁招月看得越多,心情也由最初的难以接受再到后来的麻木。

  她开始学会脱离自己本身意志,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些事情。

  那段时间,她跟随在陆平和姜晨身后,一边看一边学。

  疲惫是真的,但是满足感亦是。她能感觉到整个人都是由内而外的充实。而这种充实,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或者是由别人施舍的,全由她自给自足。

  她跟随陆平和姜晨奔波在一场场应酬中,有时吆喝有时低声下气,但最后的结局无一不是喝得不省人事,最严重的一次,梁招月直接喝进了医院。

  她喝酒是从小练出来的,后来又经历过那么多次的酒席,每一次她都是全身而退。陆平和姜晨一直把她当作后盾,最难缠的客户都是他们先上,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再由梁招月出手。

  那次,三人经过三个多月的市场调查以及摸排,最终看中了一家势头很好的高新技术型医疗企业。

  三人都把这家公司作为他们计划在科创板上市项目中的首选。

  然而他们觉得好的,未必不会有其他人也这么觉得。

  当一块可口的蛋糕出现在众人面前,人人自然都想上前分一块。

  尤其还是注册制试运行下的第一批科创板企业。

  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和企业的交涉从最初的和和美美到后来的屡次不顺。

  都说谈判之间,只要事情还没完全定调,合同还没签署盖章,总是容易节外生枝。三人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使出浑身解数,也是在那一场酒桌上,梁招月发生了意外。

  他们原本以为这些搞技术的人才,应该酒力一般才是,谁知,那晚来的不是那些技术人员,反而是销售人员,酒力个顶个。梁招月再能喝,也抵挡不住一群人的敬酒。

  她就此倒下。

  当时可把陆平和姜晨吓得不清。

  到了医院,一查才知道,梁招月那时已经喝到消化道出血了,好在送得及时,再晚点送过来,那事情可就难讲了。

  面对两人的紧张和愧疚,梁招月却觉得没什么,她说:“你们不是常常和我说,拿项目没那么简单吗,不付出点血和泪,那还能叫项目?”

  陆平和姜晨看了看她,又摇摇头笑笑。

  不过好在流的这点血是值得的。

  最后他们在几家竞争对手中突出重围,顺利和那家公司签约了上市保荐承销。

  合约一签,之后便是组成团队,入驻企业紧张地进行尽调辅导事宜。

  这一次梁招月照旧跟在姜晨身旁学习,做她的第一副手。陆平的意思是,她资历尚浅,手头跟过的完整项目也就一个杭通新材料,而杭通还在排队过会,等到上市那该是明年年末的事了,况且能不能顺利上市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资本市场不缺那种轰轰烈烈筹备三五年就为上市,结果临门一脚又被拒之门外的例子。

  有多少势头不错的大企业,就是这么折在上市之路的。

  梁招月虚心接受所有的安排。

  只要能学到东西,将她放在什么位置上倒不是太重要的。况且,陆平和姜晨是真心在带她,他们对她事无巨细地教授,并未有过隐藏。

  就这么忙碌了半年,很快便就迎来了国内一年一度最喜庆的春节。

  那年梁招月照旧在外奔波。

  新签约的这个公司主营业务是和医疗器械有关,由于其中几项专利技术是通过欧洲那边的许可认证,公司的几款产品也和那边几个厂商有所合作。

  因此,国外那边的尽调事宜再次落在梁招月头上。

  陆平很不好意思,直言说她这次回来肯定给她放个长假。

  余淼倒是说:“宝贝,咱也没有必要这么拼吧,怎么年年都在外面工作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