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发现红鳍笛鲷(2 / 2)

相比起还不确定价格,甚至还不确定能不能卖得出去的琵琶鲨,红鱼无疑是这个年代渔民们的最爱。

原因无它,红鱼哪怕是在八十年代那也是非常抢手的一种鱼。

红鱼的大名叫红鳍笛鲷。

因为外表颜色呈粉红色或红色,所以又叫红鱼。

这种鱼的栖地广泛,不管是礁沙混合区、石砾区、岩石区,还是泥沙区,甚至外海的独立礁地都有可能见到红鱼的踪迹。

红鱼虽然常见,但价格却并不廉价。

不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是三四十年后的后世,红鱼都是一种非常抢手,并且价格比较昂贵的鱼类。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种鱼使用非常简便的方式就能够制作成一道非常美味的美食,也就是后世名扬海内外的红鱼干。

红鱼干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一道非常出名的传统美食。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前清时期。

据说是乾隆一朝,有渔民发现将捕获的红鱼晾晒成鱼干后,不仅能让红鱼长时间的保存,而且还能让红鱼的口感更佳,于是红鱼干就迅速在南方沿海地区流传开来。

到三四十年后,红鱼干更是成为了我国沿海地区最主要的特色美食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和食客专门前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品尝。

“德哥,这个鱼可老抢手了,捞上来不管死活卖一块钱斤大把人抢着要,若是再洗净,晒干一下,翻一倍卖两块都不愁卖。”李涛洋手脚并用乱扑腾的爬到舢板上后,立即就开始整理渔网。

“捞完这网红鱼我们就立刻去龙港处理渔获,这鱼要晒成红鱼干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我们不瞎搞。”秦德平静道。

“不瞎搞,这鱼我看我爸晒过,很简单的。”李涛洋连忙道。

秦德本想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看李涛洋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秦德笑了笑,“行,那一会捞上来后先给你条让你试试吧。”

这红鱼干秦德自己会制作,后世在大船上秦德没少捕捞过红鱼,也没少制作过红鱼干。

但秦德不太愿意制作。

倒不是嫌麻烦,而是划不来。

这红鱼直接捞上来只能卖一块钱一斤,看似晒成红鱼干后价格翻了一倍,是赚了。

但实际根本不是这么算的。

制作红鱼干的过程不麻烦,制作过程中不用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或防腐剂,完全采用天然晒制的方法,只需要将新鲜的红鱼洗净、去鳞、去内脏,抹上盐后晾晒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让红鱼的水分逐渐蒸发,红鱼干就算是制作成了。

天然的食材,独特的制作工艺,令制作完成的红鱼干口感及其鲜美,食用起来既有红鱼的鲜甜,又有海鲜的浓郁香气,让人回味无穷。

秦德是看李涛洋对制作红鱼干很感兴趣,不介意教给他制作红鱼干的方法,觉得让他自己动手制作一条留着吃也不错。

但将捕到的红鱼干全部制作成红鱼干再卖就算了。

一条八斤重的红鱼,去鳞、去内脏后就只剩下六斤了。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让红鱼的水分逐渐蒸发后,八斤重的红鱼连四斤都剩不下。

所以红鱼干看似价格是新鲜红鱼的两倍,实际上却是连新鲜红鱼的价格都卖不上。

在近海捕鱼又不需要考虑储存条件,当天就能把当天捕到的渔获全部处理干净,秦德才不愿意费劲巴拉拿新鲜红鱼去晒红鱼干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