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认主测试长平之战 下 (结束)(1 / 2)

“诸位,赵国的国运皆在我们手中。”

“秦军围困我军已经四十多天,现在秦军以疲惫,正是我等突出重围之时。”

赵括的声音传遍帅帐。

“现在我们面前的肉,是我下令杀掉我军大部分战马才凑出来的最后一顿饭食。”

“诸位,我们只有向死而生,拼死一搏去战斗,突围,才能不让我大赵百年国运断代,不让我赵军如同梦中捉鳖一样被秦军所杀……”

“诸位,吃完这一顿,拜托了?”

赵括深深的作揖拜道。

“我等谨遵上将军之令。”

帅帐中所有将军纷纷作揖说道。

“现在,吃!”

赵括直接下令,抓起面前的一大块肉就往嘴里送,众将也开始吃起来。

〔我靠,真吃了,古代的将军是真的狠。〕

李路默默的看着赵括与众将,心中也是震惊莫名。

“唔,先生为何不吃?”

赵括啃着肉,面色带着不善。

“上将军,孙某有一事不解?”

看赵括对自己的眼神,他知道赵括已经对自己不吃很不满了,但他又不想真的吃这肉,于是转移注意力说道。

“哦,先生请讲。”

赵括听到李路的问题,也确实转移了注意力。

“孙某虽提出肉食之策,但不知诸位将军的意见,更不知底下士卒看到会如何想?上将军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李路确实很疑惑,要知道这吃同伴的肉在古代可是大忌,这赵括是怎么让这些将军支持的,并瞒过下面的士卒。

“唉,好叫先生得知,我所言杀掉了大半部分马并不是虚言,诸位将军吃的也的确是马肉。但四十万大军,那些马哪里够吃,所以下面的以马肉混……总算是够了。”

赵括面露苦涩,要是可以,他肯定不会如此做,但真的没办法,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明白了,将军节哀,这次我赵军一定可以突出重围,让秦军知道,我赵强国,岂是他人可欺!”

李路听后,也不禁为赵括的做法点赞。

要知道马肉是带苦涩的,而人……也是苦涩的,两者混合,就算是一般人也分不清,何况是饿了这么多天的赵军。

此举更是大范围的让这个秘密保存了下来,还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肉食吃的原因。

更能让赵军士卒相信,马都杀了,再没什么吃的了,不突围,那就一定得死,让士卒不得不拼死而战。

〔此战,胜负未可知!〕

李路内心大定,也不在犹豫,抓着面前盆中的肉,直接吃了起来。

长平城外十多里处。

秦军驻地。

秦上将军帅帐。

一位面容刚毅的中年人身披战甲,单手放在随身佩戴的剑鞘上,另一只手在面前的地图上摸索着,好像在分析战场局势。

很快,一个人走了进来,是一位秦军将军,他对着里面的那人作揖道。

“禀告上将军,今天赵国长平城内派出军队三次冲击我们的包围圈,被我军又杀回去。”

“嗯。”

“山谷被围赵军今日冲击缓坡次数是五次,比昨日少了三次。他们日落之前冲击的强度比昨日低了。”

“哦?”

这位上将军正是白起。他听着手下将军的汇报,眉头一皱。

“上将军,末将认为这是赵军已经快到达极限的征兆,我军可以以逸待劳,等赵军精疲力竭,再给予致命一击。”

白起听着那将军的分析,觉得在理,但总感觉到有哪里不对。

思考了一下,说道。

“赵军今日饿死的人数有多少?尸体可曾安葬?”

“回禀上将军,我军观察大概有六千人,尸体都被赵军集中起来了,好像是为了防止瘟疫全部焚烧了。”

“缺认焚烧了吗?”

“是,我军观察到有冲天的火焰和浓烟,不会有假。但上将军,这有何重要的?莫非……”

这位将军很是不解,不知自家上将军为何要问这样的问题。

“哼。”

“末将多言,请上将军责罚!”

那将军听到白起的冷哼,连忙单膝下跪作揖道。

“算了,起来吧,生死面前,人类的道德往往没有下限,如果真的到了无粮可食之时,谁也不敢保证。”

白起眼神闪过一丝寒光。

在他的预测中,赵括的军队应该到了崩溃之时,现在就等着赵军自己送上门了。

“好了,下去吧,盯紧赵军,一但有什么情况,即刻来报,不要有任何拖延。”

“是,上将军。”

那位将军作揖,走出了帅帐。

目送手下离去后,白起转过头,看着面前那山谷样式的图案,眼中是嗜血的兴奋。

狭长山谷中,赵括帅帐。

众将军已经用完了餐,赵括与李路也吃完了。

很快,赵括就猛地站起了身,他看着面前的将军们,大声的命令道。

“我命令,一个时辰后全军按计划出击,此战,死战不退!”

底下所有将军齐刷刷的站起身来作揖,也恭敬的回道。

“我等谨遵上将军之令!”

“去吧。”

赵括大手一挥,将军们陆续走出了帅帐,只留下了李路和赵括两人。

“这,上将军,我也下去回归我所属的营连。”

李路作揖说道。

“哈哈,先生大才,我岂能让先生当步卒用,先生与我一起行动,等突出重围,我赵国愿以高位待先生。”

〔谁愿意去啊,他还想多活一点时间,和赵括组队,死定了,赵括是秦军一定要杀的。〕

“那就多谢上将军了。”

李路作揖拜谢道。

他能怎么办,现在不答应,赵括铁定杀了他,想都不用想的事。

〔希望我运气能好一点,不要直接白给了。〕

李路在心里暗暗祈祷。

很快,一个时辰眨眼就过了。

李路和赵括来到大军中,这是赵括直接指挥的十万大军,是赵国的精锐部队。

在战国军事体系中,军队分为两种,常备军和战时征兆的农民军。

两者都是赵国所属的士卒,但战力天差地别。

而赵括直系的就是常备军,也是赵国最精锐的部队。

随着计划的开始,三处缓坡被赵括各安排了两万人冲击。

长平城方向的窄路则是让一万精锐率先出击,突出后建立前进基地,让后面的部队能依次出来。

赵括身为上将军,自然要身先士卒,他把自己安排在第二波,等第一波赵军突围后,他亲自率领一万精锐出击。

李路也被带上了,不过赵括还算好的,给他配了一匹马,总算不用跑步突围了。

不得不说,吃饱了的赵军十分的威猛,竟然在敌军居高临下的优势下杀上了高坡,与秦军缠斗在了一起。

三处缓坡竟然先有了转机。

不过赵括和赵军的将军们都清楚,秦军在那三处布下了重兵,不可能让赵军从那里突围,更何况赵军也没有将重点放在那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