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入世修行52(2 / 2)

毕凡见状,也迅速起身,挡在紫霞身前:“娘子莫慌,有我在此,定保你平安。”

说罢,毕凡运起内力,准备迎战来敌。只见一个蒙面人手持长剑,从树林中窜出,直冲两人而来。紫霞挥剑迎击,与蒙面人斗在一处。毕凡见状,立刻加入战局,与紫霞联手对抗强敌。

毕凡看着紫霞与蒙面人激战,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嘴上却调侃道:“娘子,看你的剑法,真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让我陶醉其中。”

紫霞听毕凡这么说,一边奋力与蒙面人搏斗,一边笑道:“公子过奖了,只是我这紫青宝剑,还须公子亲自来拔。”

毕凡听后一愣,随即笑道:“娘子真会开玩笑,拔剑这种粗活,怎能让娘子亲自动手。”

说罢,毕凡运起内力,冲向蒙面人,同时伸手去拔紫青宝剑。不料紫霞突然一个回旋踢,将毕凡踢到一旁。

毕凡吃了一惊,却见紫霞已经将紫青宝剑拔出,剑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紫霞高举宝剑,大喝一声:“妖孽受死!”

蒙面人似乎也被紫霞的威势所慑,连连后退。毕凡见状,立刻施展轻功,冲向蒙面人。蒙面人见状,挥剑迎击,与毕凡战成一团。

紫霞则在一旁观战,时不时地出声指点:“公子,用你的六脉神剑!对,就是这样!”

两人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剑气纵横,内力激荡。而紫霞的紫青宝剑则如同一道闪电般在战场上飞舞。最终,蒙面人败下阵来,被毕凡一掌击飞出去。

毕凡走上前去,将蒙面人的面巾揭开。只见那人脸色苍白,气息微弱。毕凡冷笑道:“原来是江湖上臭名昭著的采花大盗。”

紫霞走上前来,将紫青宝剑归鞘:“哼,今日若不是我们夫妻联手,恐怕还要费些手脚。”

毕凡看着倒在地上的采花大盗,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娘子,今日我们夫妻联手,真是所向披靡。”

紫霞也笑道:“是啊,多亏了公子英勇无畏,否则我可要亲自出手了。”

毕凡听出了紫霞的调侃之意,故意问道:“娘子,你刚才为何不拔剑?”

紫霞眨了眨眼,俏皮地回答:“我就是想看看公子你,如何施展出你的六脉神剑。”

毕凡听后哈哈大笑:“娘子真会开玩笑,我可是拼尽全力才将那采花大盗打败。”

说罢,毕凡作势要拔剑,却发现剑已经归鞘。他故意露出失望的神情,道:“哎呀,娘子已经将剑归鞘了,我还想试试我的六脉神剑呢。”

紫霞闻言,掩嘴轻笑:“公子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你已经打败了采花大盗,还想怎样?”

毕凡笑道:“娘子说得对,能与娘子并肩作战,已经是人生一大乐事。”

紫霞故意逗趣地问道:“毕凡,你知道紫青宝剑的来历吗?”

毕凡被问得一愣,疑惑地摇了摇头:“娘子,我确实不知。”

紫霞微微一笑:“那我考考你。紫青宝剑出自《浣纱记》,乃越女西施所用。据说,只有能拔出此剑的人,才能成为西施的传人。”

毕凡听罢,哈哈大笑:“娘子,你要考我?”

紫霞继续逗趣:“是啊,你要不要试试看?”

毕凡笑着摇头:“娘子,你明知我不擅长这些。”

紫霞娇嗔道:“哼,我看你是怕了。你要是能拔出此剑,我便心甘情愿地为你解毒。”

毕凡无奈地笑道:“娘子,你真是爱开玩笑。好吧,既然娘子有令,我便试试看。”

说罢,毕凡走到一旁,伸手握住剑柄,用力一拔。只听“呛啷”一声,紫青宝剑竟然真的被拔了出来!

紫霞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哇,你真厉害!”

毕凡得意地笑了笑:“娘子过奖了。这下你可要兑现承诺哦。”

紫霞俏皮地眨了眨眼:“好,我这就为你解毒。”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紧紧相拥在一起。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剩下两颗心在跳动,彼此倾诉着万种风情。

紫霞与毕凡相拥,心间涌动着无尽的情感。毕凡握着紫青宝剑,剑尖指向地面,脸上满是胜利的喜悦。紫霞则娇羞地倚在毕凡的肩膀上,心中暗自赞叹着他的勇气与力量。

“娘子,此剑非同小可,拔出此剑,便是我俩有缘。”毕凡笑道。

紫霞嘴角上扬,婉约如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夫君,你我心有灵犀,自是天作之合。”

毕凡听罢,不禁心神荡漾:“娘子出口成章,真乃吾心中所爱。”

“夫君谬赞了。”紫霞娇声道,“既然你已拔出此剑,便是我解毒之时。”

毕凡点了点头:“娘子所言极是。”

说罢,紫霞轻启朱唇,缓缓地向毕凡靠近。两人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紫霞的眼眸中闪烁着深情的光芒,毕凡则闭上了眼睛,等待那即将到来的幸福时刻。

两人的唇瓣轻轻相触,如春风拂面般轻柔。这一刻,他们的心灵仿佛融为一体,彼此的情感在缠绵中升华。

良久,紫霞与毕凡分开,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紧紧相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一刻,他们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将携手共度,直到地老天荒。

紫霞与毕凡正欲在翠绿的草地上翻滚,共享天伦之乐,却不料紫青仙子突然出现,打破了这浪漫的氛围。

紫青仙子掩嘴轻笑:“哎呀,年轻人,你们可知‘只羡鸳鸯不羡仙’之意?”

毕凡尴尬地摸了摸头:“娘子,这位是?”

紫霞娇羞地介绍:“夫君,这是我的双胞胎姐姐,紫青仙子。”

毕凡一愣,随即行礼:“原来是仙子姐姐,失敬失敬。”

紫青仙子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俩倒是有趣。一个能拔出紫青宝剑,一个则是解毒高手。倒是我这做姐姐的多余了。”

毕凡听出了她话中的醋意,哈哈大笑:“仙子姐姐莫要取笑。”

紫霞也笑道:“姐姐,你是来帮我们解毒的吗?”

紫青仙子摇了摇头:“非也非也,我是来给你们送行酒的。”

毕凡一愣:“送行酒?”

紫青仙子狡黠地眨了眨眼:“正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你俩如此有缘,不如借此机会畅饮一番,日后相见便是有缘。”

毕凡与紫霞对视一眼,心领神会。他们知道,这既是紫青仙子的考验,也是她的一番心意。于是,三人席地而坐,把酒言欢。

席间,紫青仙子频频举杯,与毕凡、紫霞畅谈天下大事、诗词歌赋。她妙语连珠、才情横溢,令毕凡与紫霞不禁为之倾倒。

几杯酒下肚,三人愈发投机。毕凡吟咏起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紫霞轻抚古筝,琴声悠扬,和道:“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紫青仙子击节赞赏:“好!好一个‘愿我如星君如月’,你俩真乃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酒至半酣,毕凡忽然起身:“娘子、仙子姐姐,在下有一事相求。”

紫霞也收起古筝:“夫君请讲。”

毕凡深吸一口气:“我想请求两位为我见证,待我们解毒之后,便在这天地之间结为连理。”

紫青仙子闻言大喜:“好好好!我愿为你们证婚!”

紫霞含羞点头:“夫君所言极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毕凡又举杯向紫青仙子敬酒:“仙子姐姐,我有一事不明,还望赐教。”

紫青仙子已有几分醉意:“贤弟尽管问来。”

毕凡打趣道:“姐姐所言‘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我与娘子相识不过数日,怎就‘千杯少’了呢?”

紫青仙子哈哈大笑:“你这呆子,我们仙女喝酒,是以内力转化酒力,何需真饮千杯!”

毕凡闻言一愣:“啊?还有这种说法?”

紫霞也笑出声来:“夫君,姐姐是在与你开玩笑呢。”

三人笑了一阵,紫青仙子忽然正经起来:“不过,说真的,我确实认为你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而且,你们若想白头偕老,可得多多努力,毕竟人魔殊途。”

毕凡听出了她话中的醉意,故意逗弄:“仙子姐姐所言极是。听闻人魔之间有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说法,姐姐可愿为我们演示一番?”

紫青仙子一拍大腿:“这有何难!听好,我出一联,你对下联。”

毕凡与紫霞齐声应道:“洗耳恭听。”

紫青仙子微醺中略带羞涩:“上联是‘紫霞漫天映红颜’。”

毕凡心念一动,对出下联:“青锋出鞘斩尘缘。”

紫霞抚掌称赞:“夫君真是妙语连珠!”

紫青仙子也点头:“嗯,这句下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三人正饮酒作对之际,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毕凡一愣:“这笛声……”

紫霞也听出了异样:“似乎是师傅的笛声。”

紫青仙子顿时酒醒大半:“哎呀,不好!师傅来找我了!”

三人急忙起身,向翠绿的草地深处寻去。他们穿过一片片花海,来到一个清澈的小湖边。只见一位身着白袍的老者正吹着玉笛,神情悠然自得。

紫青仙子行礼:“师傅,您怎么来了?”

老者微微一笑:“为师听闻你在这儿与人饮酒作乐,特来凑个热闹。”

毕凡与紫霞也恭敬行礼:“前辈好。”

老者摆了摆手:“罢了罢了,难得你们年轻人有这份雅兴。为师也为你们吟诗一首如何?”

紫霞拍手叫好:“师傅请讲。”

老者玉笛一挥,吟道:“月下花前本无间,仙凡一梦情无限。但愿人安乐,世世永相见。”

老者吟完诗后,众人纷纷称赞,只有紫青仙子突然问道:“师傅,您刚才吟的诗,怎么感觉有些……肉麻?”

老者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你这丫头,这叫浪漫,懂不懂?”

毕凡也打趣道:“师傅,您这一首诗,恐怕连我家的娘子都比不上了。”

紫霞在旁边羞红了脸:“夫君,你怎么也拿我开玩笑。”

老者笑道:“无妨无妨,这也是一种情趣。难得今夜如此良辰美景,不如我们再来饮酒作诗如何?”

紫青仙子提议:“既然师傅有此雅兴,那我们便以‘仙凡恋’为题,各作一首诗如何?”

老者点头赞同,毕凡与紫霞也齐声应和。

于是,三人轮流吟诗,场面好不热闹。然而,酒过三巡,众人皆有些醺醺然。

就在这时,紫青仙子突然指着毕凡身边的一株小草,道:“此草生得如此青翠欲滴,真是可爱。”

毕凡一看,原来是一株与自己同名的小草“毕凡草”,便随口吟道:“青青一株草,名唤毕凡草。虽无倾城色,却有傲骨骄。”

老者点头赞许:“好句!此草虽非名花异草,但却有其独特之美。”

紫霞也接口道:“是啊,世间万物皆有其美,只看我们是否用心去发现。”

三人正饮酒作诗之时,突然一阵风吹来,将毕凡的帽子吹到了湖中。紫青仙子见了,立刻施展轻功,飞身去捞。不料她一个踉跄,竟然跌入了湖中。

毕凡见状,急忙飞奔过去,将她扶起。紫青仙子湿漉漉地站在他面前,酒意上涌,不禁笑出声来:“哈哈,原来……原来湖里的水……也是酒啊!”

老者也笑得前俯后仰:“你这丫头,这下可成了‘醉美人’了。”

毕凡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今晚我们都喝多了。”

紫霞娇羞道:“夫君,我们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于是,三人互相搀扶着,踏上了归途。月光洒在他们身上,留下一路欢声笑语。而那悠扬的笛声和吟诗声,也成为了这夜晚最美丽的回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