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64(2 / 2)

  至于发电站,更是奢望。

  村里的电路是几年前一位支教老师来帮忙搭建的,蹭了隔壁镇上电网的电。

  不过毕竟法不责众,镇上的人来调查之后,也没有难为村子里的老人们,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偷电。

  村子里的路烂的连行人都很不容易行走,更别说车辆的来往了。

  全村就只有一辆拖拉机而已。

  就这辆拖拉机,要从村头走到村尾巴,也得磨磨蹭蹭一个小时。

  “全村一共五十九户人家,基本上每家都有小孩子,七八岁大就帮着家里面干一些简单的农活了。”

  “这里的不管男娃女娃,只要一满十八岁就会被家里面安排相亲,然后结婚生娃,你也知道,文化越低的地方,越喜欢在年轻的时候生娃,养儿防老,生娃种田,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这种偏远地方的常态。”

  “这里的小孩子和大人都没有读过书,根本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别说电脑了,就连手机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凌寒感慨不已,带着樊澜一路从村头走了进去。

  村口养着几只毛发稀疏的大黄狗,这是农村很常见的家养宠物,也不挑食,主人吃剩下的就会给大黄狗吃。

  虽然文化贫乏,但好歹人口多,粮食还是足够吃的,不管是人还是家禽,好歹都有一口饱饭。

  “我说凌寒,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你是怎么找到的?”

  樊澜惊叹于凌寒对于贫困山区的探索开发能力。

  凌寒呵呵笑道:“我买了很多无人机,雇人专门在全国各地航拍,然后把一些条件困难的地方拍照整合成资料发给我。”

  “这里也是我从上百个贫困山区中选择的最为困难的一个地方。”

  “我已经想好了,如果连这么极端的环境,都能够被改变,那么以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不存在无法被改变的环境了。”

  “先让这里的人吃饱饭,再让小孩子有学上,最后让他们走出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用知识赚取金钱,再回来反哺这片土地。”

  “重视文化教育,首先要改变老一辈人的传统思想,村里人大多比较固执,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凌寒说道。

  樊澜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的确如此,早年间做社会调研的时候,我也听说过,许多家庭其实也不是完全没钱让小朋友上学,而是觉得读了书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下地干活,帮助父母减轻负担。”

  “小朋友又没什么改变生活的能力,只能听着长辈们错误的经验,代代相传下来,是信息闭塞造就了这片土地的贫瘠。”

  “咱们今天开始吧,我从村头开始说服他们,你从村尾开始,让家家户户的大人都同意把小朋友交给我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