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25(2 / 2)

  后来商队在楼兰古国得到营救,剧情逐渐揭露出宋无书独自徒步穿越荒漠,从中原来到西域寻找故人的动机。

  在楼兰古城,宋无书凭着信物找到了那位故人,见面时才知晓对方地身份竟然是楼兰公主。

  两人幼时在中原京城有过一面之缘,孩童天真,彼此交换信物,承诺长大以后借信物再相见。

  时隔多年,已名扬天下的宋无书自觉寂寥,若说人生还有何事未能达成,便是寻到当年的故人。

  在楼兰古国中,宋无书与偷偷溜出来的楼兰公主重逢于城郊的观月楼,循着夜色与月色,借着西域的美酒,畅谈过往十余年的经历。

  在找到楼兰公主的那一刻,宋无书心中的执念便已放下。

  他知道过了今夜,两人的身份便如同一道天堑,再难如今夜一般把酒言欢。

  第二日天亮时,楼兰公主脸上夹杂着一缕不知是饮酒还是心动造成的红晕,美得如同朝霞一般。

  公主试探性地问宋无书,愿不愿意带她抛下一切,回中原。

  宋无书没有回答,只是装醉大睡,躲过了这一问。

  彼时的宋无书还不知道的是,自己躲过的不止是这一问,还有一生的因缘。

  良人醉酒卧眠,她也没有追问,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叫不醒装睡的人。

  公主静悄悄地走了,临走时替宋无书披上了自己的裘衣,以食指沾酒,在桌上写了几个中原文字。

  “西域风大,小心着凉。”

  极为平淡的一句话,当宋无书听见公主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已经越走越远时,他睁开眼,桌上以酒写下的字迹,已逐渐风干。

  不止是天意的恰逢其会,还是人心的有意为之。

  那桌上的字迹深深浅浅,在逐渐风干后,宋无书睁眼只见到残留的三个字——

  “西风凉”。

  樊澜作为导演,自然知晓大结局是如何。

  在楼兰古国中,宋无书体验到了西域的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找到古人了却了心愿,心却又空了一块。

  商队在楼兰并未停留过久,稍作休整,规划路线,招募了几个新的护卫扩充守备力量,更换了几匹西域的汗血宝马后,重新启程。

  宋无书离开西域,护送商队一路绕开西域与匈奴结盟数国,最后艰难回到中原,途中还经历了几次截杀,都以有惊无险度过。

  最后的结局,无可免俗的有些圆满,毕竟主题是武侠,主要彰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己的那段儿女情长在大势面前就被放下了。

  在片子里也有不少侠以武犯禁的经典桥段,但樊澜认为那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寥寥几笔,只是电影卖座的基本套路,大部分观众们就是喜欢看俗的打戏,看“越矩”。

  所以俗套的剧情也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电影整体,让樊澜极为满意。

  他没有看到电影结束,因为《夜游楼兰》他早就独自看过上百次了。

  片中让楼兰公主跟宋无书不在一起,倒不是樊澜的执念,纯粹是出于某种政治正确才这样设计的剧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