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仙人何处送酒来(1 / 2)

“道长,您真的很了不起!”

听完风致道长的讲述,楚天行感觉自己的脑海里有很多问号。这都是啥?高人就不能好好说人话吗?

“哦,贫道有什么了不起的?”

风致道长心中不解。

“道长说话极具哲理,微言大义,令人费解。还请道长用最简单的话语阐述每个境界的奥秘。”

要在我们那里,你这么说话容易挨揍知道吗。楚天行心中吐槽。

“哈哈哈,殿下倒是直率,贫道便与殿下展开说说。”

“天地之间有灵气,化天地灵气为己用,以求长生之道,便是修行。”

“修行之路漫长艰辛,非常考验个人意志,于是修行者总结规律,以神通能力,将修行之路划分为九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灵泉境。”

“需要感应天地灵气,并引导灵气入体,冲窍开脉,将人体内的奇经八脉全部打通。其后灵气通八脉,汇百穴,循环往复,汇集丹田,最终将灵气聚纳压缩,在丹田处养成灵气泉眼,便是灵泉境,亦是修道之始。灵泉既通,百窍无垢。”

“第二个境界,化池境。”

“池者,水塘也。一方灵泉若要化为池塘,需要开辟更大的空间,同样需要加固池塘周围的土壤,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丹田之中,打造一座仙山,山中养泉化池,这是一个灵气累积的过程。化池成功后,神识壮大,便可令部分神识离体御物,就如同殿下遇到的刺客控制飞剑一样。”

“第三个境界,虚清境。”

“丹田有池,灵气升腾,方能得见虚清之境,这一境界需要自行明悟,个人明悟的虚清境情况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本命法术,本命法术可以随着己身的境界以及参悟其他法术的收获进行升级完善。修士到了虚清境,便能够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意念。”

“第四个境界,三元境。”

“三元者,天地人,于虚清中修得三魂圆满,神明自照,便可凝聚精神力和灵力形成外法相。由形意道,在攻击中携带自身意志,更有甚者,以身外法相运转本命法术,撼天动地,声势慑人。”

“第五个境界,妙音境。”

“古老相传,世间有传世玄经七部,载道妙音八品,有幸悟得玄经,聆听妙音,便能够看透凡俗世情,一颗道心坚定。明悟修行一世,莫不过与天争道,从此跃出藩篱,成为真正的修士。在此阶段,可以洗炼神魂性质,提升神魂层次。”

说到这里,风致道长便停了下来,笑着看向楚天行,眼里闪耀着狡黠的光芒。

“道长,后面的境界呢?”

一个全新的世界虽然才向楚天行展露了冰山一角,却足以令人心神摇曳,情思起伏,于是他开口追问。

“后面的境界涉及到修行世界的辛密,殿下目前还接触不到,日后境界到了,自有师门解惑。”

风致道长目光深沉,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说话说一半,容易扯着蛋。怎么感觉他是故意吊人胃口,夺笋呐!”楚天行心中抓狂。

“既然如此,道长早点歇息,天行先告退了。”

楚天行说罢,立刻起身回房。

风致道长望向楚天行的背影,一脸愕然。

这一夜,楚天行修炼格外勤勉,心中似有一团火,逐风欲燃。

-----------------

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光明,楚天行睁开眼,发现自己竟然在山下,面前突兀的耸立着一座高山。

天光大亮,山道铺阶,一眼望去仿佛直通云雾,看不到尽头。

脑海中似乎有个声音在呼唤自己登山,楚天行不知这声音来自哪里,但是潜意识中,感觉自己应该登山。

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就在那里!

那便上吧,楚天行这般想着。

迈步踏上第一个石阶,脚下传来坚硬的触感,高山独有的厚重博大,自脚下升腾于脑海,荡漾于心胸。

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平静的归属感。

继续向上攀登,楚天行的心情逐渐放松,内心中生出了淡淡的喜悦。

放眼四望,漫山生机盎然,古木参天,藤蔓枝连,荒草葳蕤,蜂蝶蹁跹。

耳畔鸟啼清脆,柔和婉转。

淡淡微风迎面拂来,漫步山道中,楚天行只觉得清新畅快,好不惬意。

一路向上攀登,迈步拾阶而行,在任何时刻抬起头向前看去,似乎都可以看到前进的希望,自然能够不失其志,稳步向前。

楚天行攀行良久,脸颊已有汗珠滚落,太阳光芒渐盛,眼看已近巳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