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三支势力的雏形(1 / 2)

至于刘大人的名字就更有意思了。因为他会画符号,每画一个道道,都需要砍一刀,留下一个印记来。又因为个子很高大,所以被众人就坐留大人。只是说故事的人,不确定现在还有没有留这个姓,才换了一个大家熟悉刘字来代替的。

他骑马的原因,是因为实在是太忙了,几乎家家户户的四娘们,全部都要找他,去帮自己家里画一个道道,把男人们离开的方向和日子给画下来,可千万别给弄忘了。而这些道道该怎么画,画在这家的哪个位置才是最合适的,这件事情只有刘大人才会。

而赵公子的情况也是一样,他叫公子不是因为会读书有文化,而是掌管着全村人的磨。他在目前也没有成婚,是被他的四娘教会做这件事情的,在拉磨这件事情上,他是全村人公用的儿子。所以一需要用驴和拉磨的时候,四娘就会对自己的续子说,去招公子来。简称招公子,后来不知怎么的,声音就变成了赵公子。

好了,到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老头子不是土财主,刘大人也不是欺负乡邻的官宦,赵公子更不是一个文弱的书生。

他们一起出门的原因,是因为胥把林家枪法学会了,得把最后一个四娘先送来姥家养老了。

这个胥是买来的,就是那支讨饭的队伍里,被揪着耳朵出来的男孩。他本来应该是个孩子王,可以很神气的在所有递过来的碗里,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给挑选出来。可是这个孩子王不知道为什么,像是听不见声音似的。不是因为聋,而是好像无论队伍里的男人们,和他说什么话,他都听不明白,也听不清楚。经常得叫上老半天,他才发觉人家是在叫他。

到四娘买胥的时候,这条路上所经过的村庄里,几乎已经没有男人了。无论是留在村子里干活的,还是挑担子出门的,以及去下一块开垦的,全都去了军营了。每个村子里,只有几个续子留了下来,譬如赵公子就是一个。而其他能够让妇教养的男孩,到了一定的身高和年龄,在刘大人画下的道道旁边一站,就会扛着棍子把家里所剩不多的食物带上,和其他的续子们一起出门了。

所以那群流民就可以做起了卖子的生意。以前的孩子王变得不吃香了,也被推了出来,送到了四娘的面前,请她们看看,哪一个能让她们一眼相中,可以留下来做续子的。

四娘一看到这个男孩,目光就被吸引了。因为男孩的耳朵里有一个洞,一个很小很小的洞,在灰尘的阻挡下,不仔细看是根本看不清的。可是四娘还是一眼就看见了,呵呵笑得对那支队伍的老头子说,“这个儿子是听不见别人说话的,你把他留给我吧,你要多少粮食,我去帮你准备。”

老头子乐坏了,掏出自己最大的一个布口袋,“你把这个口袋给我装满就行了。”

胥就被这一口袋粮食给出卖了。不过幸好,有四娘买他,不然的话,说不定走不到下一个村子,遇不上下一个四娘,他就要饿死了。

那个老头子的队伍一离开,林四娘就开心地把胥拉进了家门。太好了,村庄的活又多了一个男孩可以干了,女人们也就多了一个妇子来帮大家的忙了。

返回